《錦衣之下》中的某個物件,在古代元宵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喜歡

《錦衣之下》可以說是2019年底殺出的一匹大黑馬,作為一部明朝歷史改編題材的電視劇,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而其中,由任嘉倫扮演的陸繹,以及由譚松韻扮演袁今夏兩位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也是牽動人心。《錦衣之下》在最開始時候的特效雖然比較粗糙,但是其憑藉細膩的劇情設計,還是讓觀眾們看到了古色古香的明朝市井生活。


《錦衣之下》中的某個物件,在古代元宵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喜歡

而今天,正值元宵佳節,我們就來說一下《錦衣之下》中,有著濃厚元宵節節日氣氛的一個物件,它的名字叫做——鬧嚷嚷,也被稱作【鬧蛾】。如果簡單地望文生義,那麼【鬧蛾】的意思很可能就會被人誤解,以為這是一種類似撲蝶之類的娛樂活動,但其實不是,它是一種別具一致的裝飾品,而且不僅限於女子佩戴,實乃是男女老少皆宜。

那麼鬧蛾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錦衣之下》中的某個物件,在古代元宵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喜歡

其實的【鬧蛾】的形狀多樣,製作方法也非常多樣。有些鬧蛾的材質是金烏紙,有些鬧蛾的材質可能是玉石,也有些鬧蛾的材質是屬於木頭與貴金屬的組合形式。而且形態也是各異,有的像是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是正在飛向光明的飛蛾,有的則像是棲於路邊草尖的螞蚱,總結起來,就是一些小昆蟲。

《錦衣之下》中的某個物件,在古代元宵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喜歡

那人們就要問了,那為啥非得是昆蟲呢?這個嘛,說法不一。

第一種說法認為,在古代重要節日時,都要點起許多的花燈,而有些昆蟲具有趨光性,五彩繽紛的花燈在夜晚十分明亮,正好吸引許多昆蟲前來,似乎昆蟲們也趕來給人們慶祝了一般。所以,古人們製作了昆蟲形狀的【鬧蛾】,以此應景。第二種說法認為,蝴蝶、飛蛾等昆蟲,數量眾多,且飛舞的時候體態輕盈,甚是好看熱鬧。人們,尤其是女子們,將【鬧蛾】戴在頭上,既襯托點綴了自己的美貌,同時也讓節日的氛圍更加的歡樂。

《錦衣之下》中的某個物件,在古代元宵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喜歡

那麼,是不是隻有女子才可以佩戴呢?因為在《錦衣之下》中,可是無論男女都戴上了【鬧蛾】。這個的話,要分階段,宋朝時候的話,多是女子在節日期間佩戴,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有詞寫道: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其中的“蛾兒”便是指的是【鬧蛾】,而【雪柳】和【黃金縷】也是裝飾性物件。女為悅己者容,女子們在這歡慶的節日期間,都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又怎能少了頭上精緻的裝飾物呢?眾女子頭戴飾物,漫步街市,笑語盈盈,巧笑倩兮,讓所有男子都為之側目,這才引得作者焦急的在眾芳之中,尋找只屬於他的那個一見鍾情。

《錦衣之下》中的某個物件,在古代元宵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喜歡

所以,宋朝時期,【鬧蛾】多是女子佩戴,而到了明朝時期,則是男女老少皆宜,大家都可以佩戴了。因此,《錦衣之下》中,陸繹和袁今夏他們佩戴【鬧蛾】(即鬧嚷嚷),便也是沒有半點毛病,還顯得非常的應景。/我是文史走馬燈,歡迎關注我對文學藝術影視作品的個人見解。

最後,祝大家元宵快樂,闔家安康!


《錦衣之下》中的某個物件,在古代元宵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