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旅行社"騙"過來的那些遊客為什麼還很高興?

面臨夏天的燥熱,很多人都會選擇去旅行,當然首選就是內蒙古,大多數人在旅遊的時候都會選擇去草原遊玩,在大家的眼裡內蒙古絕對是避暑勝地,於是每年的7-8月份是內蒙古草原旅遊的旺季,但是很多人也有猶豫不決,內蒙古的草原到底值不值得去?到底有沒有說的那麼好?下面呢,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一下內蒙古的大草原到底值不值得一去。

被旅行社

再給大家普及大草原之前呢,先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內蒙古的一些知識: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全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12.3%,是中國第三大省,毫不意外,內蒙古最多的少數民族便是蒙古族。

被旅行社

內蒙古自治區地處內蒙古高原,內蒙古高院是我國四大高原的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內蒙古的地形大多處於高原地面之上,其並沒有綿延的山脈,大家看完這段介紹是否明白為什麼每次買東西的時候內蒙古不包郵了吧!

"藍藍的天下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早就耳熟能詳的歌曲描述的就是我們內蒙古大草原,在內蒙古,尤其是以北部的海拉爾為中心的大興安嶺草甸草原是我國最佳的天然牧場,毫無意外最出名的草原無疑就是呼倫貝爾。

被旅行社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地域遼闊,風光秀美,水草豐富,3000多條縱橫交錯的河流,500多個星羅棋佈的湖泊,組成了一組絢麗的畫卷,一直延伸到大興安嶺附近。這裡有珍貴的歷史文物,有地道的風土人情,這裡冬天白雪皚皚,夏天一篇綠色空氣涼爽。

早就聽說內蒙古在冬天曾達到過-40℃的溫度,出門就結冰在內蒙古習以為常,"抱著火爐吃西瓜"這句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那麼內蒙古的夏天也像冬天一樣冷嗎?

其實不是的,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緯度,地處歐亞大路西部,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春季氣溫驟升,多大風天氣;夏季短促炎熱,降水集中;秋季氣溫巨降,霜凍來臨早;東極漫長嚴寒,多寒潮天氣。當然內蒙古的夏天也像其他城市一樣很熱,最高溫度也曾達到31℃,並不是大家做想象的那麼冷,"抱著火爐吃西瓜"呢是因為草原早晚溫差大,去過草原的人都知道,在草原待一天可以感受到一年四季的溫度。

被旅行社

在大草原上有許許多多著名的景點,也有許多的北方遊牧民族在這裡繁衍生存,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在這裡駐兵訓練,他利用大草原的資源的騎士完成了統一大業。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試著去下大草原,當你面對藍藍的天空映襯著綠油油的大草原,你會覺得什麼事情都可以在這一刻放下了,蒙古族人民的好客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有客人到達草原的話他們會給客人獻哈達,敬下馬酒,這是蒙古族人民對於遊客的歡迎和祝福,遊客呢應彎腰並且雙手接過哈達,以表達對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感謝,在草原,晚上最出名的毫無疑問就是篝火晚會,我相信每一個參加完篝火晚會的人都會興奮到睡不著覺。

被旅行社

來到草原,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便是烤羊腿和手把肉了,先說烤羊腿,烤羊腿是呼倫貝爾招待貴賓的一道佳餚名菜,烤羊腿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相傳,生活在中國北方的廣闊大地上的狩獵的遊牧的民族,常在篝火旁烘烤整隻的獵物和整羊進食,人們逐漸發現整羊最好吃的部位便是羊後腿,便經常割下後退進行燒烤,單獨烘烤的羊後腿不但比烤全羊時間快,而且更加味道鮮美,食用方便,烤羊腿逐漸的代替了烤全羊。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羊腿空考的過程中逐漸增加了各味的配料和調味品,使其色、味、形、鮮一體,被人們稱讚為"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的嘉話。

被旅行社

手把肉是呼倫貝爾草原遊牧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也是草原牧民最常用的食品,手把肉一般不用筷子,而是直接用手吃,手把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歡的餐食,也是他們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經形成這樣一種概念,如果到草原不吃手把肉便會有虛此一行的說法,牧民不用手把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心意,因此,用手把肉來招待遠方的客人,在呼倫貝爾已經成為一種定規,

草原上的風景以及美味的食物是需要大家到了以後才可以感受到的一種經歷,當然,暑假在草原上也有很多的雷區,下面作為導遊我也給大家普及一下:

草原上的牛肉乾一定不要買,因為不能夠保證牛肉吃純牛肉,相比正規的牛肉乾來說美草原上的牛肉乾還略貴,如果大家想買牛肉乾的話可以到正規的採購地點購買;草原上一切的推銷都不要信,尤其推銷一些娛樂項目;不要購買草原上的任何紀念品,因為當你從草原出來你會發現那個東西遍地都是。

其實,內蒙古的冬天雖然很冷,但是夏天也是真的很美,小編走過很多地方去過很多城市,但是天最藍的無疑還是我們內蒙古,所以,歡迎大家來到內蒙古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