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小院挖坑漚肥 分類“增量”帶動垃圾減量

近日,榆樹市黑林鎮積極探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效辦法,建立長效機制,推行一個網格化管理及村級幹部環境整治納入年末考核制度,四部分垃圾處理辦法,和一個村組環境衛生保潔收費制度。從源頭上治理減少垃圾產生,處理越冬垃圾出現,做到垃圾減量,助推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今年,榆樹市黑林鎮主要領導親自上陣,同時壓實村組兩級幹部的主體責任,實施鎮村組三級幹部納入網格化管理。同時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納入村級幹部年末責任制考核的重點內容,按照時間節點對佈置的每項工作進行檢查驗收,按照量化考核標準,對各村的各項工作進行年終綜合評定。鎮裡還制定了《黑林鎮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綠化工作實施方案》,出臺黑林鎮《人居環境整治相關問題處理辦法》,對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涉及的一些具體問題作出更加詳細的解讀和工作指導要求,使幹部在工作中有抓手、有遵循、好把握。

垃圾戶內處理,帶動群眾參與,做到“四部分處理法”,以戶為單位引導教育村民分類處理,做到垃圾產生最小化。現在全鎮22個村正在全力推進工作開展。分類整理銷售一部分:各戶產生的垃圾要自覺做好垃圾分類,能回收的廢品積攢收集後賣給收廢品人員。自家掩埋漚肥一部分:在自家院內小園內、廁所旁,根據自家產生的垃圾量挖一個垃圾坑,把灶坑的小灰、秸稈稻草碎末、髒水等倒到垃圾坑裡漚肥,垃圾坑填滿後,用土覆蓋漚肥備用,鄰近再挖一個繼續使用。灶坑地炕燒掉一部分:能燃燒的廢棄物儘量放到灶坑地炕燒掉。鎮村統一處理一部分:居民把自己不能處理的不可降解的垃圾統一集中到村指定垃圾轉運點,再運到鎮裡統一處理。當前,鎮裡各家農戶在自己家小園內戶用垃圾堆漚坑,形成了組長落實、群眾監督、村幹部檢查、鎮黨委考核的治理機制。

建立保潔隊伍,完善長效機制。鎮裡垃圾減量後,保潔員工作量減少,每組可安排一名保潔員負責村屯內公共區域保潔和農戶不可降解垃圾清運。最終建立戶分類、組保潔、屯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長效機制。

收取保潔費用,確保有人幹活。依據《長春市農村環境治理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黑林鎮要求各村收取村莊保潔費,現全鎮有3個村直接或間接地收取了保潔費,緩解了村辦公經費緊張、保證保潔工作正常有序有序提供堅強保障。

在整體工作推動中,黑林鎮突出百村引領、千村示範村帶動作用,在全鎮各村屯和鎮村主幹路路邊及空帶植樹栽花,重點打造了三條鄉間花卉大道,在淨起來的基礎上,實現今年綠起來的目標,全面提升黑林鎮人居環境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