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最近,娛樂圈最大的盛事莫過於“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

(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演唱會。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圖源:網絡


國內也緊跟其後。


劉若英(奶茶)帶著團隊到了一個老舊的電影院,開了場線上演唱會。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奶茶唱了很多歌,有別人的,也有自己的。


李宗盛大哥的《漂洋過海去看你》,讓她唱出了飄零感。


新生代女歌手白安的《媽媽》,讓她唱出了希望與苦難同在的堅強。


還有壓軸兩曲《成全》《後來》。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奶茶不再只唱城市愛情裡的孤單、慾望。


她唱李宗盛詞裡的滄桑,唱林夕詞裡的溫暖。


唱這次疫情中,所有的迷茫、感動……


但平心而論,這場演唱會並不出眾。


直播過程中,還時不時出現忘詞、錯詞、跑音等情況。


可即便這樣,為什麼觀眾們還是打出了9.3的高分?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或許,除了歌,這場演唱會我們感受到了其他東西。


>>>文藝:少女小漁


為愛痴狂劉若英 - 少女小漁劉若英的美麗與哀愁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奶茶第一次遇見張艾嘉,就領略到了什麼叫氣場。


紅色風衣唰的一下從面前飄過,奶茶當場就懵了。


海報上、電視上的大明星啊,現在居然離自己如此近。


這樣誠惶誠恐的心態,是剛入滾石的奶茶几乎每天都在經歷的。


擦肩而過都是李宗盛、羅大佑……跟她一起打掃廁所的是金城武……


日後,奶茶回憶道:“在滾石,血都是熱的”。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奶茶以為自己不過是寂寂無名的小職員,沒想到,張艾嘉記住了她。


彼時,《少女小漁》的項目落了下來。


這活兒本來是李安的,可當時的他正忙著籌拍自己的首部英文電影《理智與情感》。


於是,《少女小漁》就落到了張艾嘉的手裡。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李安(左)與張艾嘉(右)


張艾嘉看罷劇本,就想起了奶茶。


她讓奶茶拍個照片過來。


奶茶搞不清楚狀況,穿著白T恤+牛仔褲站在滾石門口,隨便照了一張。


張艾嘉立馬敲定,就是她了。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少女小漁》(1995年)


不得不說,張艾嘉看人果然是準。


《少女小漁》映後大受歡迎。


當了三年助理的奶茶翻了身,拿下了亞太影后。


可,影后又怎樣,窮苦的日子還是沒饒過她。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那時的娛樂圈不似現在這般浮躁,靠的是一步步積累,再一步步走紅。


新人奶茶,依舊月月領著1萬臺幣的工資。


付不起公寓管理費,躲在家裡不出門,還要讓朋友送飯來吃。


不過,或許正是這樣的經歷鍛造了奶茶的堅韌。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張艾嘉看中的女演員,好似大多都有這般特質。


像李心潔,梁洛施……


她們看似脆弱,卻堅強到惹人心憐。


後來的張艾嘉,不斷提攜奶茶。


奶茶曾不止一次說過,張艾嘉是影響她最大的人。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劉若英與張艾嘉

圖源:網絡


張艾嘉挖掘出了奶茶細膩文藝的一面。


越來越多的文藝片開始找上奶茶。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徵婚啟事》(1998年)


在當時,中國女演員能撐得起文藝範兒的只有奶茶,而能有這份氣質的男演員,只有黃磊。


奶茶和黃磊先後合作了三部戲《夜奔》《人間四月天》《似水年華》。


三次合作。


第一次,他愛他。


第二次,他愛她,她卻不是她。


第三次,終於相愛,卻不能相守。


三部作品,一部比一部憂傷,一部比一部悲情。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人間四月天》飾演張幼儀


《似水年華》裡,文和英兩人還是錯過了。


不掙扎,也不勉強,他們默契地決定把回憶好好埋葬起來。


此後經年,兩人未曾再見。


這是最令人神傷的結局,卻也是最好的結局。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似水年華》(2003年)


《似水年華》後,黃磊和劉若英也未再合作。


他們的形象自此幻化成了中國觀眾心裡一抹白月光。


娛樂圈也未再出現一對如此有文藝範兒的熒幕情侶。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奶茶代言烏鎮


《似水年華》之後,奶茶轉了個道,從烏鎮去了老上海。


《上海往事》裡,奶茶飾演起了女作家張愛玲。


不過,奶茶雖有文氣,卻沒拿住張愛玲的神氣。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奶茶定妝照(左)


作家葉兆言曾言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張愛玲是矛盾的,既有燦爛奪目的喧鬧,也有卑微敏感的孤寂。


只不過,奶茶只能演出其中的孤寂。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上海往事》(2004年)


從《少女小漁》到《上海往事》,這般文藝作品裡,如詩般的臺詞不少。


換了別個,講出這酸掉牙的臺詞恐怕讓人尷尬死了。


但詞句到了奶茶嘴裡吐露的卻是那般自然流暢。


她的每個角色,每首歌,每句臺詞都是那樣的舒服。


或許正是因她深厚的文學底蘊,才讓她能駕馭旁人所不能駕馭的。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李安曾說過,中國看上去像念過書的女演員太少了。


奶茶之後有湯唯,湯唯之後呢?


>>>多變:天下無賊


知道不知道劉若英 - Rene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綜藝《演員請就位》裡有段戲,演的是《天下無賊》。


包文婧扮演的小偷王麗一邊吃烤鴨,一邊聽警察跟她說男友的死訊。


整段戲,包文婧哭得肝腸寸斷。


確實,這戲演的不錯。


但整個表演太過,情緒太滿。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比對下奶茶的原版,你就會發現不同。


兩個人的表演,一個是不能接受現實的失措,一個是不想相信現實後的堅強。


包文婧的情緒安插到任何一個失去愛人的角色裡都成立。


而劉若英的情緒裡是有人物故事在的。


王麗是賊,闖蕩江湖多年,自然磨出了這個女人的骨子裡韌勁。


再大的坎,再苦的難,也絕不輕易落淚。


當她獲知男友死訊,一方面她不想相信,用滿不在乎去偽裝自己。


另一方面,頂在胸口的心酸還是藏不住,硬憋著不出一聲哭腔。


最後扛不住,凝出了一顆淚。


淚出了,心也碎了。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這場哭戲,直到現在都被觀眾們封為“教科書般的演技”。


也正是這部電影,讓奶茶證明了自己:


文藝片她可以,商業片她也可以。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天下無賊》(2004年)


2004年,可以說是“劉若英年”。


除了《天下無賊》大獲成功。


她與張愛玲“再續前緣”,出演了舞臺劇《半生緣》。


自己的老本行唱歌事業也沒耽擱,演唱會“原來你也在這裡”開足4場。


影、視、歌一個也沒落下。


入行10年,奶茶把自己鍛造成了全能藝人。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與廖凡合作《半生緣》


《天下無賊》的火爆讓其他商業片也向奶茶發出邀請。


《全城熱戀》

和張學友組CP。


《隱婚男女》和陳奕迅談辦公室戀情。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全城熱戀》(2010年)


商業片嘗試過後,奶茶想自己試試,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我們》


這部電影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思。


那時的奶茶正忙著“Renext我敢”世界巡迴演唱會。


電影立項後,有條理的生活節奏徹底亂了。


她安慰自己,“頭都洗了一半,總得把它洗完。”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後來的我們》的原劇本來源於奶茶寫的一個小故事。


不過,當時的故事背景是落在中國臺灣的,後來因種種原因搬到了北京。


可縱然奶茶曾清苦過,卻也不懂北漂的苦。


於是,劇本的一部分交到了張一白和張嘉佳手裡。


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其實在這時就定好了調子。


沒有了文藝,只剩下矯情。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不可否認奶茶對《後來的我們》的付出。


但也不得不說,電影確實平庸。


《後來的我們》講的是北漂情侶兜兜轉轉,錯過彼此的故事。


這類帶有遺憾的愛情故事,黃磊講過(《似水年華》),張艾嘉也講過(《心動》)。


可都比《後來的我們》好了不知多少。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心動》(1999年)


愛情裡錯過是最令人落淚的。


而能把觀眾的情緒帶出來的,是那份多年之後的剋制,是滄海桑田後的情感變化。


但《後來的我們》濃郁雞湯味的臺詞,擰巴造作的故事,只會讓人熟悉地想起國產疼痛青春片。


再加上之後撲朔迷離的刷票造假事件。


《後來的我們》折了奶茶不少觀眾緣。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同年,她師傅張艾嘉執導的《相愛相親》也上映了。


諷刺的是。


《相愛相親》口碑不錯,票房卻不超過2000萬。


《後來的我們》評分剛及格,首日收穫了近3億票房。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希望奶茶的下一部電影《易副官》可以真正證明這一點。


>>>孤獨:粉紅女郎


一輩子的孤單劉若英 - Love & the City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奶茶看起來高冷,但骨子裡多得是令人捧腹的小幽默。


上《康熙來了》和小S蔡康永玩梗,不怯,也不尬。


被笑演唱會大跳《看我72變》像“越南新娘”。


奶茶羞赧一笑,也不惱。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蔡康永問為什麼選這首歌。


“喜歡啊。”


想不到吧,一個唱著《一輩子孤單》的都市知性女人,也熱愛著Jolin的舞曲。


這種反差萌讓奶茶的高冷氣消散了些,反而多了些可愛。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2003年,奶茶來了個徹底的反轉,出演了《粉紅女郎》


奶茶為這劇犧牲了不少,在風頭最盛的時候,完全放棄知性文藝形象。


這換到現在是想都不能想的事。


而奶茶為了突破,自願割捨人設紅利,接了這部戲。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奶茶微博紀念《粉紅女郎》開播


奶茶飾演的結婚狂對婚姻盲目崇拜,對男性過於卑微,讓觀眾又愛又氣。


愛她的單純,也氣她的愚善。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或許,這角色太深入人心。


日後,人們給奶茶又貼上了一個“恨嫁”的標籤。


媒體也樂於炒作這種大齡不婚女青年的八卦新聞。


再加上奶茶偏愛獨處,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這樣的設定。


於是乎,孤獨,不婚,文藝女青年。


三個標籤把她箍得死死的。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2011年,奶茶又來個大反轉,作為“孤單代言人”的她宣佈結婚。


又一次,她主動拋棄了一個討巧的人設。


輿論是怎樣的血雨腥風,她不在乎,也不想在乎。


婚後,依舊自己的獨處,自己的孤獨。


和丈夫同時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各自想看的電影。


保持距離的婚後生後讓媒體誇張為婚變。


她不解釋,也疲於解釋。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在不同的時代,人需要不同的印記,以證明自己達到某種被定義的標準,成為被接受的某種人。”


看,她早已琢磨透了俗世的羈絆。


爭辯了又有什麼用?


有些人不願接受真實的答案,只想聽契合自己想法的答案。


與其困擾,倒不如將精力放在自我挖掘上。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30歲時,奶茶期待10年後的自己:


“希望到了那個時候,妝點我的不是有奇效的保養品,而是謙卑的生活態度。如果我還能持續容光煥發、受人稱道,也不是因為去抽脂拉皮,而是因為我專心致志對工作的奉獻。”


二十年過去了,她依舊做到了。


這次的演唱會就是最好的證明。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她以某種執拗的方式堅持著,鼓勵著。


不要放棄電影院,也不要忘記演唱會。


音樂於她是救贖,電影於她是成長。


這如父如母般的恩情,讓她決定要做些什麼。


於是,“陪你”出現了。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牆上掛的有些是老電影的手繪海報(右),有些是奶茶主演的電影海報(左)


還記得前段時間,有網友問,還記得你最後一次去電影院,看的什麼電影


多數人回:想了好久,記不得了。


是啊,我們已經好久好久沒去過電影院了,久到已經忘記了上一次是什麼時候。


可還來不及感傷,就看到2000多家電影院倒閉、5000多家影視公司註銷的新聞上了熱搜。


去電影院痛痛快快地看場電影好似愈發變得遙不可及。


失去電影院的第100天,她做了一件“拯救”中國影院的事


奶茶演唱會最後一曲《後來》,讓人不由自主跟唱了起來。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後來,我們終於懂了對電影的感情,可惜它消失已久。


多想去電影院安靜地看一場電影。


我們必將虔誠地等待著影像投射在銀幕上,看著鮮活的人物,動人的故事盡情地在光影間跳動。


希望,那一天,那一刻,快點到來……


1.《專訪劉若英:我很擔心“晚節不保”》,三連生活週刊,2018

2.《劉若英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南方人物週刊,2017

3.《魯豫有約 劉若英》,2009

4.《康熙來了 影后的真實人生》,2004

5.《我敢在你懷裡孤獨》,劉若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