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後減稅降費為何企業稅負壓力還越來越大

金稅三期上線後,這個系統相當於給企業安裝了無形的監控與電子眼,稅務對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庫存、銀行賬戶和應納稅額都瞭如指掌,傳統的稅務稽查已經由“人查”、“賬查”全面進入了大數據稅務稽查時代。


營改增後減稅降費為何企業稅負壓力還越來越大

所以無論是民營企業的生存問題還是稅負問題不解決,就無從奢望其湧動創新源泉,迸發創造活力。雖然國家正持續不斷為企業降本減負。但是,企業所面臨的實際稅負壓力並沒有減少。

首先必須要說的一個點:我們絕大多數民營企業都存在多納稅、重複繳稅的行為。

其次,2020年大家應該知道,由於疫情企業面臨壓力增大,不少企業都是在倒閉的邊緣強撐。

有些企業嘗試自己做稅收籌劃,結果對於這邊塊又是一知半解,對政策理解浮於表面,事後被稅局認定為偷稅漏稅,不僅要補稅還要繳納滯納金,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那麼,靠譜的稅務籌劃應該是怎麼樣的呢?小規模納稅人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

企業可以在通過在稅收園區成立個人獨資小規模企業,以業務分流或者外包的形式來合理解決企業進項問題,個人獨資企業可享受核定徵收政策,總稅率在5%左右

增值稅3%

個稅按行業利潤率10%五級累進制計算,稅率在0.5%-2.1%

附加稅0.18%

1.現代服務業:包含其他現代服務業、技術服務、文化創意行業等。

2.建築類服務企業:例如:房地產營銷策劃,房地產經紀代理,建築勞務,建築工程項目服務,建築規劃設計等。

3.諮詢服務企業:例如商務諮詢,會展中心,企業管理中心等。

4. 利潤高、缺少進項、高管工資高的行業均可註冊個人獨資企業來享受核定徵收,從而降低稅率。


營改增後減稅降費為何企業稅負壓力還越來越大

園區除了享受核定徵收外,還有其他稅收優惠政策。比如:有限公司稅收返還,這種就比較適合於增值稅偏高的企業,通過以分公司、子公司(能獨立核算的)、新公司這幾種形式入駐園區都能享受增值稅和所得稅的稅收扶持。

有限公司稅收優惠政策:

增值稅:以地方留存50%的30%-70%進行扶持。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40%的30%-70%進行扶持。

總部經濟招商,無需實體入駐,異地經營不受影響!適用範圍廣泛,更多詳情關注《稅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