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利息未兌,宜華系首隻信用債券暴雷

5月6日下午,上海清算所披露公告,因截至付息日未能足額兌付中期票據“17宜華企業MTN001”利息,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宜華集團”)構成實際違約,成為宜華系旗下首隻違約信用債。

根據公告,17宜華企業MTN001今年付息日為2020年5月6日,其於2017年5月2日發行,發行金額10億元,票面利率6.5%,發行期限5年,年應付利息6500萬元。

公司方面表示,此次債券違約主要受疫情影響。其稱,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影響公司正常復工,其經營性現金回籠短期基本停歇,同時抗擊疫情資源性消耗較大,公司整體維護成本較高,也進一步影響公司流動性。

宜華集團實控人為知名潮汕商人劉紹喜。其旗下擁有宜華生活(600978.SH)、宜華健康(000150.SZ)兩家上市公司,同時還參股了多家上市公司及擬上市公司,事實上構建了“宜華系”這一資本族系。

據瞭解,宜華系現金流危機早在一年前就已顯露。2019年4月,宜華生活發佈的債券“15宜華02”遭遇兩次連續暴跌,被上交所臨時停牌。當時,市場人士便猜測宜華系已陷入流動性危機。

同年7月,宜華集團又因一筆價值20億元借款資金償還問題與其他公司產生糾紛。當時,與浙商產融的公司產生借款糾紛。其後,浙商產融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凍結宜華集團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

宜華集團當前面臨的現金流危機一定程度上與旗下主要公司去年業績大幅虧損有關。相關年報顯示,2019年,宜華生活歸母淨利虧損1.85億元,宜華健康2019年虧損15.7億元。

今年一季度,兩家公司虧損局面並未扭轉。宜華健康報告期內歸母淨利潤虧損5518.48萬元,同比下滑204.05%;宜華生活則虧損2.68億元,同比下滑334.85%。

除債務兌付危機外,宜化系還面臨證監會調查以及旗下上市公司退市危機。因信披違規,4月27日,宜華生活公告稱,其已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證監會正對其進行立案調查。4月30日晚,宜華生活公告稱,因年報被出具“非標意見”,公司股票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自4月30日起,宜華生活證券代碼簡稱變更為“*ST宜華”。

記者 彭碩 閻俠 編輯 陳莉 校對 李項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