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一切,會如何?

一年前的那個仲秋,帶著年輕人的熱情,攜著父母親的期盼我踏上西行的征途,動車站的另一端是一片新的天地——我的大學生活。

入學報道、開學典禮、新生教育,序幕過後便開始了真正的大學。學習是大學的主旋律。再美好的活動也是點綴,鮮花之綠葉位置而已,這是我的高中老師給我們的一點人生經驗,並澄清了幾個誤區:第一盲目追求學生高幹,本末倒置;第二為發展特長,忘記自己職責。;第三高喊大學知識無用論,沉溺遊戲。所以,走進大學,至關重要的一步是找準方向,樹立信仰。

其實大學知識要求並沒有高中深刻,我不相信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拿不下課程的基本要求。大學知識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強調一個廣度,要我們對知識網絡的每一個結點都有所瞭解。只要我們平常認真通讀一遍教材,獨立完成作業,有一定自己思考,課程考試應該是高分。思維是最美麗的花朵,每一門課程都是我們鍛鍊思維能力的重要經歷,偷懶就是放棄了機會,放棄了提高自己,選擇了落後於人。

學生幹部可以鍛鍊自己的綜合能力,我建議有機會一定抓住,利用好這個平臺。我來到大學也積極向班委靠攏,在第一次班委選舉中,成為了我們班級的學委,並且成為校團委綜合部的一名幹事。上任後我“以服務同學”為理念,“為同學辦實事”為最大使命,努力輔助其他班委管理組織班級各項事宜。我認為學生幹部不是什麼幹部,而是一批有熱心的服務者,有責任感的付出者,職責就是充當學校和同學間的橋樑。同時作為學生幹部一定要有“榜樣”意識,學習上、生活上、行為上都要真正能擔當同學的先鋒,如果一個學生幹部在這幾個方面沒有優勢,那他失去了做班乾的必要條件,樹立威信更是難於上青天,當然工作的展開也是困難的。

年輕是充滿嚮往和激情是歲月,大學是絢麗多彩生活的締造搖籃。象牙塔裡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聖地,只要自己有閃光點總能找到自己的舞臺。我這個人只能說是有愛好,談不上特長,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是懂的層次,爭取在更多的領域能夠有一句發言機會。大學裡儘管沒有自己能炫耀的技能,但是我沒有放棄過追求,努力的培養自己的興趣,拓展綜合素質的同時擴大交流圈。廣泛的愛好是一人獲得融洽人際關係的一個良好平臺,學業不是生活的全部,耕耘的同時還要懂得享受生活,讓自己活得瀟灑。我比較喜歡旅遊,充分利用了假期觀光,增長自己的見識,陶冶自己的情操,遊玩時對一些事情的感悟是在不經意間的,每一次遠行我都會找到更大的學習動力。所以趁著年輕和激情,放開你的腳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