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為啥欲高調裁掉兩艘航母?(上)

美為啥欲高調裁掉兩艘航母?(上)

在當前美國疫情加速氾濫,早已成為世界新冠肺炎危機 “震中”的情況下,偏偏有些決策者並不是一門心思,率領民眾全力抗疫,卻以“小人之心”度他國之腹,認為其戰略對手會趁機挑戰其全球霸權,削弱其世界影響和利益。就在它的亞太4艘航母全部“趴窩”的情況下,依然頻繁地派出各種艦艇、飛機闖入我南海、臺海、東海相關海域和空域進行巡邏遊弋;僅今年4月美海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就兩次穿越臺灣海峽,對我實施挑釁與威懾。美軍的這些舉動看似橫衝直撞、咄咄逼人,但實則是色厲內荏、極度空虛的表現!

美為啥欲高調裁掉兩艘航母?(上)

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

然而,就在美艦機接連被疫情“打趴下”的前兩天,美國媒體卻公開報道,國防部長埃斯珀明確指示:美國海軍今後要優先發展無人技術,並將其整合到作戰艦隊艦艇中;同時還透露,美國海軍需要裁掉兩艘超級航母、凍結大型水面戰艦擴充計劃,以換取新增數十艘輕型無人作戰艦艇。顯然,“五角大樓”的這個說法,是與特朗普一上臺後高調宣佈美國海軍要加速發展航母為核心的各種艦艇(他曾要求:美航母數量必須儘早增加到12艘,艦艇數量也要在2035年達到355艘,從而繼續保持其“世界第一”的海上霸權地位)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那麼,緣何在當下時節,美國軍方最高層居然提出這麼一個“令人驚愕”,且大幅削減艦艇的要求;是疫情肆虐、經濟受挫,美已無更多軍費支撐?抑或航母暴露出的嚴重、致命的弊端?還是當下美國的航母數量太多,已經完全過剩?

眾所周知,美國海軍現有11艘航空母艦,佔世界各國航母總數的55%;無論是其航母絕對數量,或是其航母總噸位,乃至其航母的打擊力在世界上都是最高、最強的;而且這些優勢恐怕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其他國家是無法企及的。不過,雖然美國海軍航母數量高達11艘,但是按照美國對自己的定位描述:必須具備全球領導力,捍衛和促進國際自由秩序,捍衛和促進自由民主與人權,並防止歐亞大陸出現新的地區霸權。這就再次明確表態:美國始終要成為全球的領導者、秩序的維護者、規則的制定者和與美國價值觀相悖國家的制裁者;也即美國的責任是全面的,其捍衛行動是全球的,如此一來,美11艘航母其實是完全不敷使用,甚至捉襟見肘的。其中,要有2-3艘航母在工廠進行大修或維修保養,剩下的7-8艘航母中最少還要有1-2艘實施海上訓練(即尚未形成戰鬥力);只有6-7艘可部署到世界上“最關乎”美國戰略利益和海上通道安全的海域,通常西太海域要部署2艘航母,中東地區海域及印度洋至少部署1-2艘航母,地中海海域部署1艘航母,大西洋方向海域也需部署2艘航母。只是這樣簡單的計算,就把剩下“全部家當”中的6-7艘航母均派上了用場。以上只是最為理想狀況下的美國航母分配部署與運用,如果發生類似“新冠肺炎”這樣的突發事件,那麼美國航空母艦肯定會出現嚴重不足。倘若航母總數減至9艘,那麼必然在某個重要海域出現長時間的“空窗期”,再也難以發揮航空母艦那樣的關鍵作用。

由此可見,從傳統的功能和意義上來看,削減航母數量對於美國的全球霸權及其戰略意義所帶來的影響和損害是很大的,乃至“不可接受”的。可是,美國軍方高層這次突然做出打算裁減航母的決定(看來得到了特朗普總統的許可),至少表明:一是目前美國航母的運用與發展,遇到了極其巨大的威脅與麻煩,再按常規發展,將會出現致命後果。二是多年來美國希望能找到一種部分替代航空母艦的武器裝備及其新的運用方式;此次想借機加速試驗與推進,並促成各軍種的聯合,以在與中、俄及伊朗等國的博弈較量中取得主動、佔領上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