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五星名字的由來

我們知道“金、木、水、火、土”來源於五行學說,而五行學說可以追溯到《尚書·周書·洪範》,到戰國晚期的鄒衍,發展出了“相生相剋”學說。

“金、木、水、火、土”五星名字的由來

古人根據這些星星的特點分別給它們起了名字,叫“太白、歲星、辰星、熒惑、填(鎮)星”。

那麼到什麼時候才有了“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說法呢?

《史記·天官書》中就有了“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記載。

那麼為什麼“太白”叫“金星”、“歲星”叫“木星”、“辰星”叫“水星”、“熒惑”叫“火星”、“填(鎮)星”叫“土星”呢?

“金、木、水、火、土”五星名字的由來

《史記·天官書》中給出了原因:

“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曰東方木,主春,日甲乙。

察剛氣以處熒惑。曰南方火,主夏,日丙、丁。

歷鬥之會以定填星之位。曰中央土,主季夏,日戊、己,黃帝,主德,女主象也。

察日行以處位太白。曰西方,秋,日庚、辛,主殺。

察日辰之會,以治辰星之位。曰北方水,太陰之精,主冬,日壬、癸。”

我們發現《史記》中是觀察得來的,並且觀察的方式也不一樣!

我們也發現這裡面有個不一樣的“察日行以處位太白。曰西方,秋,日庚、辛,主殺。”其它給出了方位,就給出了五行屬性,太白這裡沒有給出五行屬性。

“金、木、水、火、土”五星名字的由來

《漢書·天文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並給出了“太白”的定義。

“太白曰西方,秋,金。義也。言也。”

很明顯從西漢的時候就有了“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說法。

但從史書上看“金、木、水、火、土”五星,和“太白、歲星、辰星、熒惑、填(鎮)星”一直混合著使用。

比如《史記·天官書》中“水、火、金、木、填星,”前四個是“水、火、金、木”後一個就是“填星”了。

《後漢書·天文志》中有的,前一句是“太白、熒惑”,下一句就變成“金、火”了。

“金、木、水、火、土”五星名字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