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導師對戰環節:有一種智慧,叫李榮浩式的偷懶

01

最近,《中國好聲音》結束了盲選,進入導師對戰環節。

第一輪是李榮浩戰隊對決王力宏戰隊。雙方各從自己的隊員中挑選五名參戰,競爭激烈,精彩紛呈。

我不追星,我並不瞭解李榮浩。平常欣賞歌曲,我重在聽歌賞詞,至於歌是誰唱的,我常常忽略。

但我喜歡看《中國好聲音》,幾年前就開始追了。

因為《中國好聲音》,作為導師的李榮浩進入了我的視線。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是很樸素。

看了第一輪導師對戰節目後,我對李榮浩有了全新的好感,覺得這小夥子樸素得有些可愛。

最後一輪導師對戰節目,李榮浩戰隊對決哈林戰隊爭奪冠軍戰隊。經過六輪激烈角逐,李榮浩戰隊以4:3獲勝,成為冠軍戰隊,可以集體登上鳥巢為新中國70週年獻唱。

這樣的結果並不出乎我的意料。從一開始,我就看好樸素的李榮浩,他的戰術有點意思。

李榮浩對所有演唱曲目都不改編,只用原版的編曲。這是《中國好聲音》八季節目以來的一個創舉。

李榮浩說,不想改編,因為同一首歌不同的人唱出來味道就不一樣了。

李榮浩的這個決定究竟是偷懶還是創意?

《中國好聲音》導師對戰環節:有一種智慧,叫李榮浩式的偷懶

圖片發自網絡

02

李榮浩是一名幕後出身的音樂人,最清楚編曲的重要性,改編對他來說也輕而易舉。

而他仍然採用原版編曲自有原因。他曾說過,他當導師的目的不是為了贏,而更看重能夠留下一些好作品。

或許他認為,原版編曲是經過音樂人千錘百煉完成的,幾近完美,改編很難出彩。

就像他為學員選擇的《散了吧》、《瘋子》等,既不過時又完整優美,也許改編反而容易出現畫蛇添足的敗筆。

而且,學員音色音質個性氣質不同,其實就是對原版最好的改編。

像劉佳琪、邢晗銘等選手都唱出了不同於原唱的獨特味道。

同時,不改編,學員便可節省很多試唱磨合的時間。他們把這些時間運用在排練上,熟能生巧,就能更好地駕馭歌曲。

這麼一分析,不改編,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中國好聲音》導師對戰環節:有一種智慧,叫李榮浩式的偷懶

圖片發自網絡

03

大道至簡。

這場對戰中,李榮浩的招式頗耐人尋味。

與其相似的,我想到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劍術“無招勝有招”。

《笑傲江湖》中獨孤九劍傳人風清揚說過:“學招時要活學,使招時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便練熟了幾千萬手絕招,遇上了真正高手,終究還是給人家破得乾乾淨淨……活學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無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

還有,《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在武當山當著敵人的面教張無忌練太極劍。張無忌忘記招式,張三丰卻為此連連叫好。為何?大概因為拳術信奉“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心中無意”才是武術對決的至高境界吧。

總之,真正的高人,面對所有的對決挑戰,定能心中無意,懂得返樸歸真

這麼一想,我立即對李榮浩刮目相看。

原來樸素的李榮浩,懂得化繁為簡,他返樸歸真其實暗藏大智慧,值得我們學習!

結果,李榮浩以簡制繁,真的贏得了認可,終於勝出。

因此,李榮浩的此番偷懶其實是一種別出心裁的創意!

我認為,有一種智慧,叫李榮浩式的偷懶。

大家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