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微創意:寫好“循環日記”,從“無米之炊”到“眾人拾柴”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是”

馬老師陪你一起學語文“。

◆本文字數3839字,讀完全文大約6分鐘。

班主任微創意:寫好“循環日記”,從“無米之炊”到“眾人拾柴”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日記是衡量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在小學,語文老師要求中高年級學生寫日記,正是基於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通常是要訓練學生抓取習作素材的能力,其次是練習語言表達的能力;而作為班主任要求每個孩子寫日記,重點則在於班級管理,學生從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尋找話題,記自己看到的,寫自己想說的;可以是寫事情、記活動,也可以是描人繪物,還可以是對班級某種現象的觀點、剖析。

當然,如果是語文老師擔任班主任,就會把班級管理與習作教學二者結合,產生更大的作用與效果。初步實踐下來,學生寫日記的熱情是高漲的,但是對於“喜新厭舊”的小學生來說,日記往往好景不長,叫好不叫座。分析下來原因是多方面的:

  •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小學生學習任務重,生活經歷不足,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難以找到或提煉出合適的題材入筆,可謂是“炊”之無“米”;
  • 小學生課外閱讀趨向“快餐化”、“圖片化”,量少質差,言為心聲的表達能力不夠,視野不新,往往注意力放在了湊字數、拉篇幅上;
  • 給定統一的題材寫不出真情實感,自由發揮又顯得茫然無措,不是記流水帳,就是沒有重點,更談不上精彩可言;
  • 即使是寫了個人成長的感悟或對班級某種現象的看法,觀點不夠新穎,大多泛泛而談。同伴間缺少寫日記的交流、借鑑,進步不明顯;
  • ……
班主任微創意:寫好“循環日記”,從“無米之炊”到“眾人拾柴”

一時的熱情往往敵不過被動地完成“日記”這項長久的“任務”。當孩子們的日記熱情逐漸消退後,每天寫日記便成了來自班主任或語文老師額外的負擔,對學困生、調皮蛋更是折磨人的“五指山”,有些甚至會採取抄襲他人的日記來交差,背離了班主任要求寫日記的初衷。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學生樂意接受“日記”這種方式,既能記錄班級點滴,暢談內心成長;又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呢?試試微創意“循環日記”吧!循環日記,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很多班主任或多或少進行過嘗試,本文僅從班級管理角度對這一做法進行梳理。

一、循環日記:從獨樂樂到眾樂樂的情感交流

所謂“循環日記”,顧名思義,就是班主任按座位或興趣等進行分組,小組內成員之間輪流寫日記。循環日記旨在形成合作、互助小組,搭建分享、交流平臺,也為班主任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情況,及時開展針對性的管理與教育,表揚先進、解決問題,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

所分小組適宜以座位就近原則,吸納4至6人為一組,可與平時的作業小組或背書小組重合,以減少彼此間的過多交叉、疊加,兼顧學生間的成績、愛好、性格、能力等差異,共同使用同一本日記本(不再有單獨的語文日記本),以1周為時間週期,每人每週寫一天(篇),小組協調、靈活日記,這樣操作有利於組員間的相互提醒、監督、學習、提高。

班主任微創意:寫好“循環日記”,從“無米之炊”到“眾人拾柴”

二、循環日記:人人都能做使“小鞭子”的人

從人的成長需要來說,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對我們使“小鞭子”的人,小學生也是如此。班主任要開啟智慧,在學生正式循環日記前作一番精心準備,營造“人人寫日記、日記寫人人”的氛圍。

1.有了服眾的組長,日記小組就有了凝聚力

把好“火車頭”,組建強有力的日記小組是寫好循環日記的關鍵。班主任事前要物色好能力相對強、有一定號召力的學生,牽頭成立循環日記小組。小組每週至少討論一次日記,總結上週日記情況,商量下週各自的日記打算,實質用意是在小組合作確定日記題材是否有意義、有價值;每篇日記至少請組員評議一次,可以是對日記內容的回應,可以是對寫作表達的建議,以利於提升該學生的日記水準;每週至少交一次日記本,由班主任查閱後交由小組長髮回。

2.有了響亮的名號,每個組員都是鉚足了勁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熱烈的學習願望、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學生學習活動時最重要的動因。

各小組可以自主選擇筆記本、設計口號和美化扉頁,讓每個孩子都在本子上留下美好的記憶,會重視每一次日記的機會,也會格外珍惜在手的精美日記本。

名號可以激情飛揚,也可以小橋流水;扉頁可以寫上共同努力的目標、催人奮進的口號,署上全體組員的簽名。可以想象,那別緻的封面、生動的扉頁,無不充滿著詩意,蘊含著童趣,體現著閃爍的童心。

  • 七彩夢:童年的夢是七彩的;童年的歌是歡樂的;童年的點點滴滴,彷彿一幅美麗的畫卷。夥伴們,快來記錄童年吧!
  • 蒲公英:拂面來的風兒,捎我們來一場遠方的旅行。
  • 小腳丫:學海的沙灘上,留下我們一串串深深淺淺的腳印。
  • 小露珠:沐浴著晨曦,晶瑩的露珠是快樂的。 你看,快看,我們就是小露珠。
  • ……

3.有了新鮮的題材,筆下方能流淌出清澈的溪流

日記是要流露真情實感的,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找米下鍋”,鼓勵學生熱心參與班級生活,細心觀察班級、家庭中的人與事。如,課堂上科學老師是怎麼樣做小實驗的?班級植物角的那盆花是什麼時候開花的?班上誰的心靈最美麗,從哪件事可以看出來?

要想讓學生有話可寫,就要讓學生眼裡有人、心裡有事、腦中有思,就要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就是要讓學生的思維時時處於最活躍的狀態,時時處於最想表達的狀態,寫出來的日記才是真實的、可看的。

班主任微創意:寫好“循環日記”,從“無米之炊”到“眾人拾柴”

三、循環日記:取之於學生,用之於管理

有效實施創意“循環日記”,對班主任管理班級的作用是極大的。它既能為班主任開展班會活動、晨會夕會、個別談話等思政教育提供第一手的素材,一改班主任苦口婆心、一廂情願的窘迫;也向每一名學生揮起了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成長的“小鞭子”。

1.運作模式:適合班情普及的就是最好的

循環日記遵循的是“自主日記—小組評議—教師評價—總結反饋”的運作模式,注重交流合作,學習借鑑,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班主任對每個學生的成長負責,有效的循環日記應是班主任靈活採納、刪繁就簡的地加以落實,為學生創造方便、快捷的成長路徑。

2.自主教育:共性問題是多角度討論出來的

循環日記所記錄的內容來自於學生的生活,針對性強、準確性高,班主任要從中及時捕捉到有價值的信息,能從中發現優秀的人與事,也要找出存在的問題,並用專門的時間進行專項教育。這樣的教育不是枯燥的,學生入得了耳,參與的積極性也就高了。聽到表揚的自然高興,受到批評的,也因為結合到具體的事例而反思,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導向作用。

尤其是存在班級共性問題,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對存在問題進行思考,大家討論並進行交流,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出大家能接受的觀點。如,學生中間曾一度流行玩隱形筆,對這一現象大家怎麼看待?各抒己見後,正確的價值觀悄然入心。

班主任微創意:寫好“循環日記”,從“無米之炊”到“眾人拾柴”

“隱形筆”風波/童皓玥

“寧蔚,幫我捎上一支‘隱形筆’吧!”隨著下課鈴聲的敲響,一個女生迫不及待地奔到殷寧蔚同學的桌前,掏出五枚硬幣“叮叮噹噹”地丟在桌上。

“什麼‘隱形筆’?”隨即,許多同學湊了過去,我自然也在其中。

“隱形筆就是一種寫在紙上看不見字跡的筆,只要用筆套上的紫外線照一下就能看到。”一位同學不耐煩地解釋道。

“好,幫我也買一支!”

“我也要!”

……

接著,許多同學都拿出錢來,我也拿出了五元錢,放在殷寧蔚的桌上。殷寧蔚見了喜上眉梢,小雞啄米似的點頭:“好,好!”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蹦蹦跳跳地來到殷寧蔚的桌前,向她討要“隱形筆”。可是,她卻一臉愁苦地告訴我,脫銷了!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猶如當頭棒喝,一時間,我先前歡天喜地的心情頓時化為烏有,失望的心情油然而生。看來,這是一筆難求哪!我沮喪地要回錢,打算自己去買,說不定其它地方會有呢!

中午回到家,我把“隱形筆”的事兒一股腦兒告訴了媽媽,誰知媽媽越聽越來勁,居然說:“以前間諜才有這種東西呢!沒想到發展這麼快,連咱小店裡都有賣啦,還只要五塊錢!”

我趁熱打鐵:“那幫我買一支怎麼樣?”

“沒問題!”

“媽媽萬歲!”我摟住媽媽就是一番“狂轟亂炸”。

漸漸地,班裡不少同學都有一支這樣的筆……

沒多久,這秘密讓警覺的馬老師發現了。但是,“狡猾”的馬老師並沒有直接採取行動,只是在第二天的晨會課上聲音低沉地向我們介紹了山區的窮孩子們為了讀書,不但要忍飢挨餓,還要利用休息時間打工掙學費的艱辛生活。正在我們莫名其妙的時候,馬老師突然語調激昂起來:“可是我們班有些同學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五元一支的‘隱形筆’啊!小店竟賣脫了貨……”我們的腦袋一個個耷拉了下來,紛紛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

下課了,馬老師剛走出教室,垂頭喪氣的同學們,一下子變成了操場上歡騰的小鳥。只是自此以後,小賣部卻是門可羅雀……

班主任微創意:寫好“循環日記”,從“無米之炊”到“眾人拾柴”

3.評價反饋:有為管班,走向無為而治

瑪格麗特·米徳把人類文化傳遞分為三種形式,其中同喻文化就是指年輕人向年輕人學習。循環日記就成為了小組成員間的相互學習、相互督促、相互喚醒的學習交往平臺。通過留言、評論、討論等,與同伴實現交往,產生的是心靈和心靈的溝通。

關於日記的內容,班主任要體現“對事不對人、多表揚多引導”的原則,慎用批評和懲罰,秉持公正公平,多以四兩撥千斤的旁敲側擊來解決各類問題。班主任再定期開展組與組之間的交流,或人員之間的流動;定期評比優秀日記,或優秀小組,充分地放大“循環日記”創意的影響力促進學生髮展。

對有經驗的班主任來說,平時管理班級過程中,很大一部分的精力是投放在努力建設正確、良好的班級輿論上的,是讓積極、濃郁的班級氛圍能夠為班級的進步和學生的成長賦能加油。但願“循環日記”微創意能恰如其分地為每一個學生的自主發展添磚加瓦,助力年輕的班主任早日走出班級管理的緊張和迷茫,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是“馬老師陪你一起學語文”,點擊“關注”,交流更多教育的話題!

班主任微創意目錄:(持續更新中

6.

7.

8.

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