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式單身”,坑害了多少中國年輕人

最近網上流行一個詞:自殺式單身。它用來描述一個人一直單身的行為,又不積極拓展社交範圍,去結識新的朋友,而是每天夢想著擁有愛情的行為。

1、“自殺式單身”的關鍵特徵

我試著總結出了“自殺式單身”的幾個關鍵特徵:①想擺脫單身,但已經有兩個多月沒有認識新朋友了。②業餘生活極其簡單。當不上班的時候,就在家看書、上網、看電影。③總是夢想在地鐵、公交車甚至飛機上一見鍾情地愛上異性,從而結束單身。④不注重自身形象建設。⑤關於異性的戀愛心理,目前還沒有或很少有研究,也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技巧才能與異性溝通。⑥以小說、影視劇中人物或偶像明星為理想伴侶的模板。⑦對於制定脫單計劃沒有理性的考慮,或者很少實施。

如果你奉行的是單身主義或不婚主義,那就是自願單身。如果不是,那麼當你有以上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特徵時,你就可以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自殺式單身”。當然,更常見的“自殺式單身”的情況是,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因為什麼就一直單身下去了。

一位網友講述了他的心碎經歷。他出生於1990年,但他是一個從未戀愛過的母胎單身。他的家庭條件一般,但好在學習成績很好,人長的也帥氣。初中時,有幾個女孩喜歡他,經常找他講題。但在那個時候,家長和班主任經常告誡他“不要早戀”。作為一個聽話的孩子,這些話深深地銘刻在他的觀念裡。在重點高中學習後,學習壓力更大。有兩三個女孩接近他。其中一個已經坦白了,但他還是想起了“不要早戀,影響學習”這句話。所上的大學是一所理工科大學,女生很少。臨近畢業,他遇到了一個來自另一所學校的女孩,但他考慮到以後天各一方,很麻煩,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畢業後,單位裡同事大部分都是男的,工作幾年後,家裡人急著讓他結婚。但他很不解,總覺得少了什麼,不然為什麼要從“不能早戀”直接跳到“快點結婚生子”?生活中似乎缺失了一個人生環節,不知道被誰偷走了。這位網友的分享贏得了近萬人的“讚許”,2000多條評論幾乎都表達了強烈的共鳴。

“自殺式單身”並不像網絡流行語那麼簡單。背後,恐怕是對80後、90後單身生活狀況的形象概括。

2、為什麼不試著擺脫單身呢?

“自殺式單身”是一種自相矛盾的狀態:嘴上說要脫單身,但身體卻宅在家裡不動呢。為什麼?

在《單身社會》一書中,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埃裡克·克林伯格(Eric klinenberg)探討了獨居人口不斷增加的原因。例如,通訊方式的改變。

近十年來,互聯網迅速普及。它比電話更加活躍和個性化,比電視更好地結合了社交分享和大眾傳播。個人用戶不僅可以通過即時通訊,還可以通過博客和微博等社交平臺獲取信息和分享觀點。視頻網站和遊戲更是殺戮時間的有力工具。面對面的會面交談甚至娛樂都顯得不是那麼重要,只要有電腦或手機連接到互聯網上,我們就可以享受一整天。所以有人說:我們為什麼要墜入愛河?是遊戲不好玩還是視頻不好看?

“自殺式單身”,坑害了多少中國年輕人

大規模城市化也是促進單身社會的重要因素

大多數“自殺式單身”者都生活在城市裡。由於農村和城鎮沒有選擇其他生活方式的自由,家庭、鄰居和村莊之間的關係相互交織,沒有個性化的價值觀。

根據我的觀察,為什麼許多中國年輕人處於“自殺式單身”的狀態,有兩個因素不容忽視。

其一就是中國高度發達的互聯網外賣服務

去年,因為出了點小事故,出門不方便,我申請在家工作一週。一開始,我以為這週會很難過。後來,我發現日子過得很舒服。我下了一個外送服務APP。打開之後,就可以直接從附近的水果店、便利店和超市購買自己需要的物品。不僅滿減力度大,而且在一小時內送到家門口。網上超市沒有饅頭,就打電話給外賣小哥,讓他在小區門口幫我買一些。當我寫作時,需要一些參考書。我早上下訂單,下午就能收到。外賣小哥走的時候,還幫我把垃圾袋拿到樓下,吃的,喝的,用的都有外賣服務,保潔、維修,甚至還有美容按摩的。宅一個週末或一週都沒問題。只是很難脫單。

另一個原因,我稱之為“社交能量透支”

因為這是一個社會過剩的時代。大多數人在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是溝通。勸說領導,安撫下屬,跨部門撕扯,開會,發郵件,發微信或QQ群聊天,終於忙到下班了,發了一個朋友圈:每天都這麼累,不開心!朋友們對你表示同情,但你發現你不想回復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因為你的社交能力已經耗盡了。溝通是一件非常耗費精力的事情。我們應該擬定談話要點,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思考對方每句話的意思,要換位思考,當你把所有這些精力都奉獻給領導、同事和合作夥伴時,你只想下班後躺在床上,甚至懶得問一句“在嗎”。不是“自殺式單身”的人不想努力,是他們真的無能為力。

3、如果你不想成為“自殺式單身”,就需要成為“謀殺式脫單”

真正害怕“自殺式單身”的不是單身,而是一種特別“舒適”的狀態。當你一個人住的時候,你不必擔心如何撫養孩子,你不需要和任何人討論你看什麼電影或去哪裡。週末你想什麼時候回家就什麼時候回家,這種生活狀態也會隱藏“危險”:日子一天天悄悄溜走,但生活狀態似乎停止了變化,正悄悄地陷入泥潭。

我們認為可以贏得自由,但事實上,已經鎖定了時間。因此,如果你想改變“自殺式單身”的狀態,你需要擁有積極的執行力,並試圖改變單身生活的慣性。

我曾經聽過一個女孩在56次相親後結婚的故事。我認為她的做法尤其值得那些想擺脫“自殺式單身”的朋友們學習。她首先分析自己認識的異性是否有可能發展戀愛關係,畢竟這是一個比較熟悉和熟知的群體。把自己的男同學、男同事和男性朋友過了之後,她發現他們大部分都是有主了,其他人則沒有感覺。如果存量不足,我們必須擴大增量。因此,她搜索篩選了當地各種興趣愛好群組,積極參與線下活動。這是瞭解高質量單身異性的好方法。

用“謀殺式脫單”阻擊“自殺式單身”。要知道,你未來的伴侶可能在任何地方,而唯一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就是自己家。走出家門,積極拓展交流圈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她也不排斥長輩和朋友安排的相親活動,並視之為“田野調查”。她遇到的每一個相親對象都做了記錄和總結,一是提高溝通能力,二是逐步調整心態,明確哪些素質是必需的,哪些條件是不具備的。這看似過於理性和冷酷,但我們要擺脫“自殺式單身”,需要的就是這種方向明確、行動高效的“謀殺式脫單”。

4、結語

最後,我想提醒大家一點:積極脫單,但不要把單身當成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接受單身。因為一旦我們把單身看成是一個“問題”,我們就會處於焦慮狀態,要麼我們很容易放棄我們自己的原則,匆忙地選擇不合適的人,要麼我們會施加太多的力量來展示我們的真實狀態,相反,我們將使對方難以接近。先愛自己,再愛別人。只有我們愛自己,才能給別人愛。當你的心充滿愛的時候,脫單還遠嗎?願你擁有愛也得到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