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能增進人體健康,保證品質和產量

茶葉歷史悠久,營養豐富,可以增進人體健康,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茶農盲目的追求經濟利益,導致生產的茶葉品質正不斷的降低,同時,也由於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關注食品對身體健康帶來的影響,而追求無公害健康安全產品,因此,重視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產出原生態無公害的優質茶葉,也保證了人們的飲用安全。本文主要對原生態無公害茶葉展開討論,同時也對原生態無公害茶葉的栽培技術進行探討。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能增進人體健康,保證品質和產量

1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

所謂原生態無公害茶葉就是指茶葉的種植和生產在原生態無公害環境下進行,而且種植生產全過程嚴格相關標準和要求進行,其中茶葉中的汙染物殘留低於國家的相關標準,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因此,在種植茶葉時,要控制化肥農藥的使用,減少汙染和農藥殘留,茶葉種植園及茶葉加工廠,要儘量選擇遠離醫院、畜牧養殖場、有害物質礦山等地區,茶葉加工廠及內部設施也要定期進行清潔,採茶人和茶葉加工人員需要掌握熟練的採茶技能和加工技能,確保茶葉的品質。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能增進人體健康,保證品質和產量

2 茶葉種植基地的選擇

種植原生態無公害茶葉,其種植基地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第一,茶葉種植基地應具備清潔充足的水源,清新的空氣,並且遠離工廠、畜牧養殖場、居民區、垃圾場以及農藥使用過量的山坡地;第二,對於茶樹種植基地的土壤條件的要求如下:土層較厚,透氣性好、營養成分豐富、同時具有良好的蓄水性和排水性,酸鹼度適宜,土壤中有害物質含量低等都適合茶葉栽培;第三,選擇的茶葉栽培基地要具有便利的交通,以便於茶葉的採收運輸及加工,選擇符合上述條件的地區,進行原生態無公害的茶葉種植是保障茶葉產量和品質的基礎。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能增進人體健康,保證品質和產量

3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

3.1 茶樹種植

茶園佈局對茶葉的產量和質量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首先,根據選擇茶葉種植基地的地形及坡度來確定茶樹的種植方法和種植時期,同時也要確保水土保持狀況良好;其次,種植茶樹前先要對土地進行開墾,其開墾深度不得低於0.5米,如果基地的坡度在0-15度之間,需要進行等高開墾,如果茶園基地坡度大於15度,就需要進行內傾等高階梯開墾,梯面寬度控制在2米左右,同時在茶樹種植基地的周圍建立隔離帶減少汙染;第三,茶樹的種植方法多采用條栽的方式,可種植單行或雙行,若選單行,一般採用(1.5×0.3)米的規格,每叢定植2-3株茶樹,若選雙行,一般採用規格為(1.5×0.3×0.3)米的規格,每叢2-3株的單行條栽的方式,另外,在茶樹種植之前對基地施加礦物肥料或有機化肥作為底肥;最後,通常茶樹種植期多選擇早春或者秋季。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能增進人體健康,保證品質和產量

3.2 茶樹施肥方法

在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過程中採用科學合理的施肥劑可以為茶樹的健康正常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成分,也可以為提高茶葉品質和產量提供保障,對於確定施肥時間、選擇的肥料種類以及施肥的多少主要取決於茶樹的生長狀態、茶園的土壤狀況以及茶葉的加工類型等,通常對茶樹種植後的施肥,主要分為底肥和追肥,首先,底肥,茶樹種植之前,在茶園基地剷出深度低於0.2米的溝進行施肥,施肥的種類多選用有機肥料或餅肥,施肥量控制在每畝1500公斤左右或每畝300公斤左右;其次,茶樹追肥主要根據茶樹的生長髮育狀況和土壤條件施加適量的氮磷鉀等化學肥料和營養肥,多在茶葉採摘前半個月左右產出深度在0.1米左右的溝進行施肥,每年施肥總量不得超過每畝60公斤,其中氮素肥料應控制在每畝15公斤以下,施肥後要進行蓋土;最後,根據茶樹生長髮育狀況結合追肥適時適量地施加葉面肥,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採茶葉採摘前10天應停止施肥。另外,根據茶樹的生長髮育狀況和土壤乾溼情況,要及時進行灌溉,灌溉時需要注意將水澆到茶樹之間的溝中,切不可將水直接澆到茶樹頂部,影響茶葉產量和質量。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能增進人體健康,保證品質和產量

3.3 茶樹的病蟲害防治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物理防治。這種方法主要有兩個途徑,第一,人為消滅害蟲來防治病蟲害對茶樹的危害;第二,利用害蟲自身的特性,使用燈光或色板對其進行誘殺,以及異性誘殺等方法進行防治,保護茶樹正常生長免受病蟲害的侵擾,以致來提高茶葉的質量和產量。

(2)生物防治。利用害蟲天敵的方式進行防治蟲害,比如利用寄生蜂,蜘蛛,瓢蟲等,但是需要注意避免人的行為損害害蟲天敵,以促進提高茶樹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效果,另外茶園中的雜草也要利用人工和機械的方式進行清理。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能增進人體健康,保證品質和產量

(3)農業防治方法。首先,選擇具有較強抗病蟲害能力的品種;其次,通過合理的茶葉採摘形式,如分批或多次採摘等,控制病害蟲的生長繁殖來減少病蟲害對茶樹的危害;進而對茶樹病蟲害進行防治,從而來提高茶葉的品質和產量;最後,定期對茶樹進行修剪時,茶樹高度低於0.8米,將黑刺粉蝨、毒蛾等病蟲害對他茶樹的危害降到最低,減少越冬蟎類害蟲的數量,保證茶樹的健康生長髮育,從而為茶樹茶葉的高質高產提供保障。另外,在茶園土壤深耕和施加底肥時,也幫助殺死土壤中越冬害蟲的數量。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能增進人體健康,保證品質和產量

(4)化學防治。利用化學方法進行茶樹病蟲害防治工作,主要就是利用噴灑農藥的方式,在使用化學方法防治茶樹病蟲害工作時,要保證農藥的選擇與使用嚴格符合相應的防治標準,最好選擇低毒,高效,零汙染,低殘留的農藥類型,並嚴格控制農藥的使用時間和使用劑量,使其不會對原生態無公害茶葉產生影響。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能增進人體健康,保證品質和產量

4 結語

原生態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選擇土壤條件、環境條件、水質條件均良好的地區作為茶園種植基地,茶園土地整理,茶樹的種植,以及茶樹生長過程中的水肥管理,病蟲草害管理等多個方面,只有將這些方面的工作全部做好,才能保證生產出茶葉的原生態和無公害,為人們高品質,健康安全的茶葉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