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南宋皇族後裔逃難隱居處,有"閩南小汴梁"之稱

面對這座滿是歷史痕跡的城堡,大宋王朝興盛衰亡的歷史畫面不斷從眼前閃過,楊家將、水滸傳、開封府等等這些影視劇的精彩演繹,不禁讓人感慨萬千。如果您喜歡歷史,喜歡那份古樸,可以來趙家堡逛一逛,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南宋皇族後裔逃難隱居處,有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

瞭解趙家堡

趙家堡,坐落在漳州市漳浦縣湖西鄉,距漳浦縣城37公里,距廈門70公里,交通便捷。從瀋海高速趙家堡出口下高速後沒多遠便可到達。趙家堡建造於萬曆二十八年(1601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素有“閩南小汴梁”和“宋城”之稱,是世界上唯一由滅國皇族所修建並聚居的城堡。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南宋皇族後裔逃難隱居處,有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

趙家堡素有“五里三城”之稱,其佈局立意,仿效了開封城(宋朝都城汴梁)的規劃佈局,趙家堡作為大宋後裔聚居地,在整座建築群體中,處處流露出對先祖帝業的思慕之情。歷史上的汴京設有外城、內城和大內三重,趙家堡也設置了外城、內城和完璧樓三重。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南宋皇族後裔逃難隱居處,有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

現主入口在東門,門外有很大的停車場,東門上面題刻“東方鉅障”,寓意是趙氏後人希望這是座像鋼鐵一樣的城堡,可以抵禦外寇入侵。從東門進入趙家堡,左邊映入眼簾的即是“詒燕堂”,清同治年間趙氏族人建造的,屬於“五間二伸手式”院落,是典型的閩南民居風格。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南宋皇族後裔逃難隱居處,有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完璧樓”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南宋皇族後裔逃難隱居處,有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完璧樓”

趙家堡中最為著名的建築,叫做“完璧樓”,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為三合土方形三層內通廊式,樓中設有射孔、密室、暗道等防禦設施,從此看得出它是一座軍事堡壘,具有極強的防禦能力。完璧樓是趙氏後人根據“完璧歸趙”的歷史典故來命名的。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南宋皇族後裔逃難隱居處,有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汴派橋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南宋皇族後裔逃難隱居處,有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內汴派橋旁涼亭

汴派橋,橋是梁拱結合的石溝橋,以一券頂拱橋與一平板橋組成,是仿照清明上河圖的虹橋仿造的。

關於那段歷史故事

公元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元兵大舉南進,崖山之戰後,南宋丞相陸秀夫懷抱末代小皇帝跳海殉國,大宋王朝正式滅亡。時年僅13歲的閩衝郡王趙若和(宋太祖趙匡胤之弟趙匡美的第10世孫)與家人乘船逃脫後,趁著夜色來到閩南沿海一帶躲避戰亂。為了防止元兵繼續追拿,趙氏一族改姓為“黃”,在相對偏僻的漳浦縣湖西山區擇地建樓,終世隱居。好在元王朝統治時期不算太長。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當朝御史朱鑑在處理趙若和之孫黃明官“同姓通婚案”時,查閱其黃姓族譜,發現其實際上是大宋皇族趙家的後裔,遂奏報朝廷,恢復其趙姓,趙氏家族得以“重見天日”,這之後的趙家也是人才輩出。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趙若和第10世孫趙範,在任浙東按察司兵備道副使之後衣錦還鄉,於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自掏銀兩,開始對其祖宅進行大規模重建擴建,以耀祖光宗,這就形成了如今的趙家堡。(資料來源於網絡)


福建漳浦縣趙家堡,南宋皇族後裔逃難隱居處,有

遊玩時間:趙家堡不大,屬於比較有故事的歷史景區,建議3~4小時。

遊玩建議:早上前往遊玩,中午可以在趙家堡品嚐當地農家菜,下午可以繼續前往六鰲或漳州火山島遊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