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機構《三年級學科學員綜合分析》手冊


教育機構《三年級學科學員綜合分析》手冊

年級危機/特點

都說小學三年級是一個關鍵,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思維水平、接受能力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

相信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學生的成績怎麼樣,有的家長有很多疑問"我的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很好,總是考80,90分,現在三年級了,怎麼成績一直都沒考好過,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還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現在怎麼作業總是不能及時完成,晚上要留下來補作業."其實這是一個必然,一, 二年級內容簡單,學生學習很輕鬆,而三年級內容明顯加深,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自然不會有多好.我經常跟學生說的就是"一,二年級考100分,不稀奇,如果三年級考100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學生.小學六年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為低段;三、四年級為中段;五、六年級為高段。三年級在小學階段是過渡年級,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級的起始年級,語文、數學等各門學科有了許多新的要求。像數學混合運算的開始,語文短文理解同時,三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處在這一時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長關切的眼神、真誠的鼓勵和熱情地幫助,只要家長能夠正確引導,孩子就會順利度過這一時期。所以,我們家長要更多地關注孩子各方面的情況。

一個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孩子做人起點的高低,家庭教育的缺失必將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三年級。

一個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是綜合性的、全方位的,可以說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立體交叉系統工程。

首先,從三年級開始,孩子的學習內容變了。一、二年級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礎的知識,如拼音、生字、加減法,讀幾遍,抄幾遍,只要孩子肯下功夫,一般不成問題。然而到了三年級,除了掌握基礎知識以外,作業更多的是寫作和應用計算訓練,都是一些比較“活”的題目,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這些題目是沒有什麼最標準的答案的。這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靠課堂學習是不夠的。要把基礎紮紮實實地掌握,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傾向,適時為孩子找來一些課外讀物。多讀書、讀好書,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寫作能力,還可拓展孩子的思維,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問題。

小學3、4年級是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濾期,學校教育的內容和方式發生了一些明顯變化,要求孩子必須開始從被動向主動學習轉變,加上孩子自身心理和能力的發展,這些都會引發比較明顯的學習分化現象。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最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更需要老師和家長關切的眼神、真誠的鼓勵和熱情幫助,只要能夠正確引導,孩子就會順利度過這一時期。

學習分化的原因

三、四年級的課程難度要大得多,課程中出現了需要運用邏輯思維的內容,但孩子此時雖然處在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發展的階段,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成績波動很正常。

小學三年級是打基礎的學習階段。這些孩子要注意基礎知識的積累。如果基礎打不牢,會直接影響孩子考點難點提升的效果,避免在重要知識點學習的時候產生漏洞,所以打基礎非常關鍵,直接回影響到孩子的整個階段的學習成績,應該著手養成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技巧,所以在各個層面上需要全面的講解,這樣才能把基礎打紮實。

年級特點:

學科特點:混合運算開始,語文短文理解能力的鋪墊和作文增強。

學習興趣(動機)

1、 三年級學生的學習動機仍是獲得表揚與榮譽感,更願意依靠教師,由教師來評價事情的好壞和勝負。

學習方法(習慣)

1、 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孩子自己做作業,查字典。並開始寫成長日記培養自己的自查自省能力。

學習成績

1、三年級,自我評價意識開始形成,擔心自己成績不佳、擔心自己影響集體成績。喜歡聽表揚,但被批評後的情緒很容易恢復。

2、四年級,自我評價意識開始形成,開始能分辨同學中體育能力的高低及學習態度的好壞。開始擔心自己在集體活動中表現不佳,考試分數往往決定其自我評價水平,

願意聽表揚,要求教師採取公平態度。如果教師批評不當,會產生牴觸情緒。

3、學習成績開始出現分化,分化的原因:孩子個性更為獨立,自身心理有了變化;學習內容更復雜,動腦筋的內容多了,直觀簡單的少了;被動學習轉向了主動學習。

4、針對中年級的孩子,我們家長還應培養孩子的情緒控制力,這對他們將來的個體成長與發展都大有好處。小學三年級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四年級是培養孩子良好情感能力的關鍵時期。因為情緒上的不安和波動很容易影響他們的學業成績。

學生從幼兒園跨入小學一年級,經歷了一個過渡期的適應階段。升入三年級後,兩年的小學生活,培養了學生一定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但由於個體的生理、心理素質差異、不同的家庭教育、老師不同的關注程度等諸多方面原因,學生在發展上出現了很多不平衡,也出現了一些共性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個人意識強,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意識,不會與人合作。

  2、是非觀念不強,自控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差。

  3、學習上主動性、自覺性不強,不會合理安排時間,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擾,集中注意力。

  4、心理上出現的問題很多,如:愛表現,承受批評的能力差距極大。

  5、班幹部不能以身作則,幹部與同學之間矛盾激化。

6、班幹部工作能力不強,不能獨立開展班級活動,即使能初步開展活動,也缺乏策略與方法,缺乏恆心與意志力。

三年級成績落在了倒數,學習成績不行,行為習慣也出現大的逆轉:撒謊越來越嚴重、平時做事丟東落西。

也不要反覆強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作業拖拉等缺點,


語文

三年級在小學階段處於中年級,是低年級到高年級的過渡階段,也是語文知識的爬坡階段。一二年級是低年級,主要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學習語文的興趣,打好常用字詞的基礎,並具有初步的獨立閱讀能力。四五年級是高年級,主要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閱讀和作文的精確訓練,有一定的語文實踐能力。如果您的孩子在低年級打好了基礎,三年級的學習就很輕鬆。但如果孩子在低年級沒能打好基礎,到了三年級,知識增多,各科的內容也有了難度,孩子就感覺很不適應。

【學科知識點】

同音形近字 關聯詞 閱讀 記筆記 作文 (記敘完整事件) 理解詞語

漢字量:1.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會寫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關聯詞:1) 他(一邊)聽音樂,(一邊)畫畫。

2) (因為)今天是六一節,(所以)不用上學。

3) (雖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還是呆在家裡認真學習。

4) (如果)明天天氣好,我們(就)去爬山。

閱讀: 1.學會默讀,能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會複述課文,會略讀。

理解詞語:和低年段的閱讀理解不同,除了對字、詞、句的把握,中年段的閱讀理解更多的是對段落的理解,要學生歸納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1、先弄清詞語中每個字的意思,再聯繫整個詞語的意思來理解。如:“疾馳”,“疾”是“飛快”,“馳”是“奔跑”,“疾馳”就是“飛快奔跑”的意思。

2、運用近義詞或反義詞來解釋。如:(近義)“焦急”就是“著急”的意思。(反義)“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如《養花》一文,從“到院子裡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環”是“不斷重複”的意思。

失分點: 同音形近字 關聯詞 閱讀 詞語理解

基礎:字詞句不夠紮實,如構詞能力,分析字詞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養成,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課文內容把握不是很好。學習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不是很到位,概括能力和運用能力要提高,辨析能力要加強。

學科重難點 學會記筆記 仿寫句子 擴句 積累詞語 學習寫作文

數學

學科知識點 進一步學習多位數乘除法 認識分數 圖形周長面積的求法及應用 圓角分、 重量長度用小數表示

失分點 多位數乘除法進退位失分 圖形周長面積的變式題失分

重難點 乘法除法 圖形的周長及面積的計算

英語

學科知識點 動詞 顏色 教室內部 學習用品 季節 天氣相關單詞學習

失分點 單詞的正確拼寫 課文對話的正確朗讀不到位

重難點 一般現在時 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的正確使用及其變化規律


以上知識適合家長、學校教師、顧問掌握記憶,只有足夠了解孩子才能夠服務好孩子教育好孩子!

(好東西就要轉發+收藏)

教培一線講師,青少年心理諮詢師,專注教育/教培乾貨分享

下一篇:《四年級學科學員綜合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