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存惡,人性向善。

“永遠不要試探人性。”這是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臺詞。這部劇在豆瓣高達9.4的評分,不是浪得虛名。

人性存惡,人性向善。

本劇以臺灣一起“無差別隨機殺人”案件為核心展開敘述。

無差別殺人隨機殺人:兇手作案完全是臨時起意、隨機選擇目標、想殺誰就殺誰。

罪犯李曉明開槍掃射正在電影院觀影的人群,造成了九死二十一傷的悲劇。

但是律師王赦卻選擇為這樣一位殺人犯辯護,試圖找出他瘋狂舉動的原因。

由此為開端,牽扯出加害者、受害者、受害者家屬的故事。

本劇最特殊之處就是更深入的挖掘了我們平時從來不會在意的那一方。

李曉明的所作所為,導致了他的父母、妹妹一直活在輿論壓力和自我壓力下,無法正常生活。

人性存惡,人性向善。

但是,他犯的錯,需要他的家人去償還嗎?這是這部劇一直在提出的問題。

媒體—大眾獲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為了賺取收視率,無下限的報導別人的私生活,不去想這會帶給他們什麼。無形之中也像是掏出了一把刀子,殺了活著的人正常生活的權利。

人性存惡,人性向善。

我們不禁開始反思,網絡暴力、輿論,這些施以當事人壓力的鍵盤俠,雖從未露面,但是每句話都是一把利刃。唾沫星子淹死人,每個人在還沒有分清青紅皂白之前,就先一頓酣暢淋漓的罵爹罵娘,自己倒是舒服了,有了成就感,但是這些言論卻給別人帶來各種恐慌與壓力。忘記聽誰說過這麼一句話,文字獄時期,但凡是有人說錯了一句話,就會被帶到衙門裡面興師問罪;現如今,要是有人做錯了點什麼,最先審判他的則是網友。如今的輿論已經凌駕於道德與法律之上了,盲目的輿論儼然成了一把利器,不斷的在割噬這個社會的咽喉。

人性存惡,人性向善。
人性存惡,人性向善。
人性存惡,人性向善。
人性存惡,人性向善。
人性存惡,人性向善。

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劇。強烈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