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使我自由|《阪本龍一﹒終曲》


音樂使我自由|《坂本龍一﹒終曲》


或許每一位藝術家都想在離開這個世界時,送給自己一份禮物。

黑澤明在80歲時,投資拍了一部《夢》,回顧了自己從小時候開始就重要做的夢,也圓了自己一個夢。

而日本著名的作曲家坂本龍一,則通過一部自述的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向世人袒露他內心的獨白。

這是一部帶著淡淡憂傷的電影。

當看到“終曲”兩個字時,隱隱有種不祥的預兆。難道這是鏡頭前儒雅、滿頭白髮的老人呈現給觀眾的最後一首曲子?

在看這部紀錄片前,我不認識他,看完之後,我成了他的粉絲。

這位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作曲專業和音響研究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從小就展露了極高的音樂天賦。他獨樹一幟的音樂風格,他內心對人類的悲憫之心,他對音樂的執著,都深深地打動了我。

01 大愛

電影從坂本龍一深入到福島核輻射最嚴重的宮城縣開始。2004年,一場超級颶風摧毀了福島核電站,讓周邊民眾飽受自然和人為的雙重創傷。

人們失去了家園,內心充滿了恐懼:不知道核輻射會給他們帶來多麼深遠的影響?他們的子孫後代,是否仍然受著核輻射的影響?他們是否一直生活在核輻射的陰影中?

日本電影導演黑澤明,在電影《夢》中,同樣呈現了一個被工業嚴重汙染的荒蕪的世界。他用夢的方式表達了人類在毀滅地球的同時,也在毀滅自己:生物變得畸形,人們無處可藏,下一代也同樣遭受著環境汙染所帶來的痛苦,似乎人們無力改變。


音樂使我自由|《坂本龍一﹒終曲》


在面對失去家園仍然處在驚恐中的災民,音樂家在避難所用他悠揚的琴聲撫慰著受傷的人們,那些滑過指尖的音符成為了一劑劑醫治創傷的良藥,帶給了人們生的希望。

坂本龍一對世界充滿了悲憫,他用自己的方式在感受這個世界,改變這個世界。在晚年時,他開始關注環境,他走上街頭為反對核電站重啟而發聲,用音樂傳播自己的價值主張。


在紐約曼哈頓,親眼目睹了911恐怖襲擊的坂本龍一,用相機拍下了冒著濃煙的雙子塔,在鏡頭裡無意中發現了從兩座熟悉的大樓旁飛過的小鳥。

他突然想弄明白,這些小鳥,或者自然界中的生物,他們是怎麼想的?恐怖襲擊,對人類、對地球上的生物、對自然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人與自然怎樣才能和諧相處?這些宏大的有關人類與自然的命題開始寫進他的作品裡。

02 活著

紀錄片在剛開拍沒多久,坂本龍一不幸被查出患了咽喉癌,他的工作不得不全面停下來。從20多歲開始,在將近40多年的時間裡,他一直忙碌地工作。現在終於要停下來了,還真有些不習慣。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但如果不好好配合治療,他也許會後悔,因為原本,他可以活的更久一點。


在患病期間他接到了著名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的邀約,讓他給《荒野獵人》這部電影編曲。


音樂使我自由|《坂本龍一﹒終曲》


他知道,只要開始工作,自己就根本停不下來。可是他真的太喜歡這位導演了,他無法拒絕。

畢竟,作為藝術家,總是希望自己給這個世界再多留下一些什麼。這樣,他才覺得,人生來此一遭是值得的。

也許還能活二十年,也許能活十年,也可能只有一年,一顆心還是提著的。所以為了不留遺憾,我想創作出更多拿得出手的作品。

當他在宮城縣,那一具被海水浸泡過的鋼琴殘骸上彈奏曲子的時候,雖然有些琴鍵已經被損壞,但在坂本眼裡,這是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聲音,就像他生病的軀體,仍然可以呈現它最光輝的一面。


每天按時服藥,因為咽喉癌導致口腔內的唾液分泌減少,每一次吞嚥,都極其困難。每天固定一段時間彈彈曲子,僅僅是為了保持手指的靈活度。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那也許是在病中愉悅自己的最好方式。

03 執著

音樂家天生有一雙捕捉聲音的耳朵,它不會放過任何有意思的聲音。

他不會囿於封閉的工作室閉門創作,而是常常走出去,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在被厚厚的樹葉覆蓋的森林裡,一個人踩在鬆軟的土地上,腳下發出吱吱的聲音;小草叢裡的蟲鳴的聲音;鳥兒撲稜翅膀的聲音;風的聲音;雨點滴落的聲音……這些都被他採摘下來,放進了他的音樂中。


音樂使我自由|《坂本龍一﹒終曲》


一個人對音樂有多執著?坂本會錄下雨水拍打玻璃窗的聲音,掉落在屋頂的聲音,敲擊在塑料桶上的聲音;他會製造出用小提琴絃刮擦銅鑼邊緣的聲音,他會去北極捕捉冰雪融化的聲音。

那些來自大自然的東西,才是最豐富的寶藏。當把這些大自然的聲音與他創作的曲子融合在一起時,當他找到了想要的那種感覺時,就會像孩子一樣欣喜若狂。

04 成就

為電影《MerryChristmas, Mr. Lawrence》配樂,獲得第37屆英國電影學院最佳配樂獎;

為電影《末代皇帝》配樂,獲得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

為電影《遮蔽的天空》配樂,獲得第4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為電影《荒野獵人》擔任音樂監製,獲得第21屆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最佳配樂獎

……


音樂使我自由|《坂本龍一﹒終曲》


他勤奮、高產,年輕時玩過樂隊,當過演員,有著東方人的文化底蘊,從小又接受著西方音樂的薰陶。音樂是世界的語言,他用這種特殊的語言與逝去的音樂大師們隔空對話,他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與傳承著音樂的精髓。

在許知遠的眼中,坂本龍一是一個可以抵制各種腐蝕和誘惑、溫暖而又自由的人。正是因為極度的節制,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心靈的自由。

在談到自己為電影配樂時,坂本說其實那是一種限定,你要跟隨電影的敘事風格以及情節用音樂去烘托,但在這種框架內,你可以有更大的自由發揮的空間。


音樂使我自由|《坂本龍一﹒終曲》


正如片中他引用《遮蔽的天空》中的臺詞:


因為我們不知道死亡何時降臨,人們總以為生命是一口永不幹涸的井。

然而每件事情都只會發生一個特定的次數,一個很少的次數,真的。你還會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個特定的下午,那個已經深深成為你生命一部分、沒有它你便無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

也許還有四五次。也許更少。你還會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

也許二十次。然而我們卻總覺得這些都是無窮的。


正是因為生命的有限,才有機會創造某種無限,甚至永恆。人生因為有限,才如此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