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國相比,中國科技實力正以驚人速度崛起!

中國科技,別吹上天,莫貶入地。

對中國科技實力的評價,一向是個熱門話題。在美國禁運中興芯片、圍堵華為5G之後,這個話題的熱度更是達到了一個歷史高峰。許多人從中認識到了核心技術的重要性,認識到了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買到,認識到了自主創新是國家的根本!

但是,在這一波清醒認知、努力趕超的局面下,也有一些雜流、混音不絕於耳。例如:胡亂吹捧中國的實力,動不動就誰誰震驚,誰誰慌了。各種“震驚體”的文章在網上亂飛!既不能帶人正確認知中國現狀,又是一種低級黑,令人心生厭惡!

胡亂吹捧適得其反,令人警醒!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創始人尹志堯的遭遇。隔三岔五就有文章這樣報道他:“剛剛,這位中國老人,突然回國,美國人徹底慌了!”“中國再一次在核心領域突破技術‘無人區’,彎道超車,率先掌握5納米半導體技術!”

和美國相比,中國科技實力正以驚人速度崛起!

尹志堯

尹志堯稱,這些誇大報道搞得他們很被動。中微不是製造芯片的,是為芯片廠提供設備的。他們多次要求把文章從網站撤下,但過一些時候,又改頭換面登出來,實在令人頭痛。

盲目唱衰、幸災樂禍實為不智

還有一種情況正好相反,有的人把中國說得巨弱無比,認為所有講中國成就的宣傳都是假的。在這些人看來,中國前幾年“吹牛吹大了”,“到了中美貿易戰的這一天,我們才發現,一些吹得神乎其神的科技神話、工業神話,真的是神話”,“中國以為在某些方面已經超越美國,那是假象”。

那麼,中國科技實力到底如何?科技進步進展不足嗎?

當然不是的!中國科技發展成就有目共睹!

這些領域,中國科技實力領先世界!

例如抗瘧疾的特效藥青蒿素,屠呦呦為此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又如雜交水稻,為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袁隆平為此獲得了2004年的沃爾夫獎。

又如超級計算機,現在排名第一的是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第二是中國的天河二號,第三是美國的泰坦。

又如量子保密通信,中國2016年發射了世界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開通了世界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總體上,中國排第一的科技領域雖然不是很多,但總是有一些,而大多數國家是一項都拿不出來。如果問中國排在世界前列的領域有哪些,那這個名單就相當長了,實際上包括大多數領域,例如衛星導航系統、航天、手機等。

和美國相比,中國科技實力正以驚人速度崛起!

“墨子號”衛星

世界是非常複雜的,科技是非常廣闊的。如果有1000個科技領域,中國在100個領域領先,美國在800個領域領先,那麼正常的反應是承認差距,繼續努力。而許多人的反應,卻或者是把中國領先的全部抹殺,或者是把美國領先的全部抹殺。

把中國吹上天和把中國貶入地,看似針鋒相對,其實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都是由於無知和懶惰,對世界做出一種最省力、最簡單的解釋。省力的結果就是像哈哈鏡一樣,把現實照得面目全非。實際上,這些人的目的不是對世界獲得深入的理解,而只是情緒的發洩。

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

科技水平是國家實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質的標誌。當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國家顯然是美國。中國的科技水平處於什麼位置呢?

近年來,《自然》的發行者自然出版集團提出了一套衡量國家或研究機構基礎科研產出的指標,稱為自然指數。他們挑選了68家一流期刊,統計每個國家或研究單位在這些期刊上發表多少論文。這是最基礎的指標,他們稱之為文章計數(article count,AC)。

在這68家期刊中的天文學論文佔世界所有天文學論文的比例大約是其它學科的5倍,因此他們又把天文學論文的權重乘以0.2,把FC調整成加權的分數計數(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作為最重要的評判指標。

2014年12月,自然出版集團公佈了2014年(實際上是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的統計結果。美國的WFC排第一,18643。中國第二,5206。德國第三,4077。四到十位是日本、英國、法國、加拿大、西班牙、瑞士、韓國,從3371到1151。超級大國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不在前十之中。可以看出美國非常強大,WFC是中國的3.6倍。但中國排第二,達到德國的1.3倍、日本的1.5倍,也相當不錯。

再從研究單位的角度看,WFC最高的是哪一家?答案是中國科學院,高達1209,是第二位哈佛大學(852)的1.4倍。

也許你會說這不公平,中國科學院是由許多研究所組成的,跟一個大學沒有可比性。然而第三位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729),第四位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721),它們都和中國科學院類似。可見至少在科學協會之間比,中國科學院排第一是沒有疑問的。

一個大學有很多院系和專業,而像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這樣的研究所只對應於大學的一個學院、一個系甚至一個專業,所以把協會和大學的科技產出做對比也未嘗不可。

和美國相比,中國科技實力正以驚人速度崛起!


以上結果對科學界之外的人來說可能有點意外,但對科研工作者來說很正常,因為符合我們的日常感覺。僅僅十多年前,中國的一流文章還非常少見,很多教授都從來沒發過,有一篇就顯得很高大上了。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科技論文的數量和質量都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對人才的標準也一路水漲船高。

現在想在科大這樣的單位獲得副教授職位,五篇一流文章算是起步價。出門介紹研究成果,如果不是這種量級的,簡直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中國的上升勢頭之猛,可以從各國2014年與2013年WFC的對比上看出來。美國下降0.8%,德國上升1.0%,日本下降2.3%,英國上升0.9%,然後六到十位的法國、加拿大、西班牙、瑞士、韓國都是下降的。中國呢?上升14.9%!這是個什麼概念?如果保持14.9%的增速,5年就會翻一番!(內容來自:大風號,波動未來公眾號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