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黑一個人,一頓飯就夠了

01

能愉悅地吃好一頓飯,也是一種素養

9月大學開學了,和舍友該如何和諧相處,成了不少學生的一樁心事。

知乎有條很熱的帖子,挺有意思:

一南方姑娘跟一北方姑娘在軍訓期間,相處都很愉快,直到她們寢室一起出去吃飯,友情開始急轉直下。

北方姑娘主張吃火鍋,於是5個人跟她到了一家飯館,她點完菜後問大家喜歡喝什麼飲料,其他人都沒說話,北方姑娘就點了一大瓶果汁。

可是南方姑娘不喜歡喝果汁,但不敢表態,於是自己點了一小瓶可樂,自己提前付了可樂的錢。但被北方姑娘看見了,問:“你要單獨給可樂錢?”

得到肯定答案後,就扔下一句“這飯你們吃吧,我實在吃不下。”

回到宿舍後,北方姑娘在宿舍群裡發了這樣一段話:

拉黑一個人,一頓飯就夠了

南方姑娘看到這段話後又委屈又生氣,她單付可樂的錢,因為覺得讓舍友分攤不合理,不想佔大家便宜。

南方姑娘在知乎上讓大家評評理,究竟她和舍友誰錯了,以後該怎麼跟這位北方姑娘相處。

北方姑娘性格豪爽,有大姐大風範,喜歡組局以及操控全場,而南方姑娘做事比較委婉,有意見不敢出聲,只想自己偷偷解決。

兩種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對餐桌上的人情世故看法和做法不同,清官也難審出對錯。

但由此我想到,朋友之間,有時會因為一頓飯感情大增,但也很容易因為一頓飯走向反面。

甚至有時候,拉黑一個人,一頓飯就夠了。

所以,能愉悅地吃好一頓飯,也是一種素養。


拉黑一個人,一頓飯就夠了

02

有修養的飯友,是不給人添麻煩

組局者點了餐,上菜後某個人說:我最不喜歡吃xxx,我從小就討厭。

看著他的表情,感覺這不是團結友情的聚餐,而是鴻門宴。

這樣的場面,可以腦補負責點菜的人有多尷尬。

在我看來,飯局裡個人感受不是最重要的,讓飯桌氣氛和諧,能夠突破邊界,達到相互感情升溫才是聚餐的終極目標。

如果被人捕捉到你嫌棄的小眼神,會坐實沒教養人設。

這讓我想起在《流星花園》裡,道明寺到杉菜家吃飯。

雖然杉菜家的飯桌沒道明寺家的魚缸大,飯菜的種類、口味以及精緻感遠不如他家大廚的手藝,但是道明寺全程安安靜靜地把飯菜吃完,沒有點評沒有抱怨,只有感謝。

雖然道明寺日常風格是小霸王,但杉菜和杉菜媽媽都覺得他很有教養,杉菜對他的好感倍增。

在聚餐中,好的修養是不給別人添麻煩。

遇到好吃的菜式,點贊,遇到不合口味的飯菜,吃少一點即可,沒必要胡亂評價並私下生悶氣。

回到上文的南方姑娘和北方姑娘的案例,如果你是南方姑娘,遇到口味不一致的飯局,該怎麼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也不影響室友感情?

我想到《蔡康永說話之道》裡的方法,如果舍友們組局去吃日本料理,而你很不喜歡吃日本菜,你不能直接說:“我不喜歡吃日本料理。”

這樣大家下次組局不會再叫你,覺得你很難伺候。

高情商一點的回答是:

“喔,那我會吃飽再去餐廳跟你們會合,因為我不吃日本料理哦。”

或者:“我來幫大家訂另外一家新開的泰國菜好不好?因為我不習慣吃日本料理。”

你不必勉強吃你不喜歡吃的東西,只需要靈活轉變思維。

凡事從不給別人添麻煩的角度思考,讓問題在自己手中解決掉。

在飯桌上做個識趣的人,既不給別人添麻煩,也不為難自己,你就是受歡迎的朋友。


拉黑一個人,一頓飯就夠了

03

AA制的友情,清爽不油膩

朋友之間吃飯,有人喜歡輪流請客,有人偏向AA制。

大多時候,如果不是特別親密的朋友,普通朋友、同事和同學之間,AA制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親兄弟明算賬,朋友間做到數目分明,哪一方都不會覺得自己吃虧,不需要因為吃了別人一頓飯,覺得虧欠人情。

周軼君在《圓桌派》裡說,上海人的婚宴,新人的父母都會在宴後把親戚朋友的人情紅包盤點清楚,記錄在案,等別人嫁娶時,逐一還人情。

世界上最難還得清的就是人情,朋友之間輪著請吃飯,數目很難分明。

也許有些人會像上文的北方姑娘,豪氣大方,不介意請客,但是對於其他人,也許心裡有愧疚,覺得欠了你人情,時時盤算著什麼時候還清,造成不少心理壓力。

炎櫻是張愛玲在香港大學的同學,在上海時的好朋友,她們一起看電影、逛街、買衣服、買口紅,她們誰也沒拿對方當外人。

如此親密的友情,吃蛋糕時也會各自付賬,誰也不吃誰的嘴軟。

我喜歡AA制的友情,這樣的友情,有界限感,不被人情束縛、不被金錢牽絆,感情顯得更加純粹和清明。

有點尷尬的室友關係是,你我不分,覺得大家都是朋友,住在同一屋簷下,就應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對友情的誤解。

他從不問你,就隨便拿你的沐浴露、洗髮水,每次你去飯堂買飯,他都會讓你幫忙打包,但從不主動給你飯錢。

在我眼裡,友情要可持續發展,在彼此的生活方式上就要拎得清,再要好的朋友也不想自己經常吃虧,人情歸人情,數目要分明。


拉黑一個人,一頓飯就夠了

04

周到的飯局,感情才升溫

如果不是AA制,你要做東請人吃飯,那麼,到位的飯局,才會皆大歡喜,朋友關係才會因此而升溫,否則會弄巧反拙。

怎樣才算到位呢?在我看來,有以下注意事項:

1.金錢到位

馬未都說自己參加過一個特別可怕的飯局,幾十年前他一個朋友準備要去日本,臨別前,在北京很高檔的飯館請朋友們吃飯。

但飯吃到一半時,發現自己沒帶錢包,那時沒有手機轉賬、支付寶微信掃碼,他趕緊坐車回家拿錢。

朋友們在等著他回家取錢這段時間,心情由興高采烈轉折成意興闌珊,酒越喝越沒味,飯越吃越乏味,最後不歡而散。

宴會中,比尬聊更尷尬的是,請客者沒帶夠錢。

在請客前,金主請檢查好腰包,你的粗心大意,隨時會讓朋友對你的好感由正變負。

2. 要永遠把別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聚會吃飯要照顧到不同人的口味,不能以自我為中心。

曾經有個嗜辣同事請幾個廣東人吃飯,十個菜有一大半都是麻辣,他自己吃得挺歡,另外幾個人爭著吃一碟蒜蓉炒青菜。

像他這樣請客,還不如不請,本來對他的好印象,在那頓飯裡清了盤。

做事說話體面的蔡康永,在文章裡這樣說他們家的待客之道:


“每次家裡請客吃飯,父親會一直注意有沒有客人受到冷落。他從來沒有讓吃飯的時候冷場過,看哪個客人沒人理了,就算是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他也會去跟人家開玩笑,永遠把飯桌上最好吃的部分留給客人吃,不會讓主人吃。”

“要永遠把別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是蔡爸爸對蔡康永的家教。

請客吃飯,尊重別人的感受,周到安排和服務,令客人賓至如歸,朋友會在細節裡感受到你的貼心和真誠。

這樣的飯局才能鞏固感情,令人回味。


拉黑一個人,一頓飯就夠了

05

令人愉悅的飯局,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

你的細心、周到,會溫暖朋友一輩子,但你的疏忽大意,也會在別人心裡留下陰影。

AA制的友情很清爽,有幸遇到大方周到,喜歡請客吃飯、熱情可愛的朋友,是一種福氣。

我們出門在外難免要和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人吃飯,無論是AA制還是組局請客,吃得開心、開懷才是飯局的內核精神。

沈從文一輩子忘不了自己飢寒交迫時,郁達夫用5塊錢請他吃了一頓美味佳餚;熱情好客的胡適先生家的“一品鍋”,也讓朋友們念念不忘。

令人愉悅的飯局,值得懷念的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還有請客者的人情味,以及那時那刻,我們的情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