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指著政策補貼做農業項目是自毀前程

農業成為新的投資“風口”,大量資本跑馬圈地,創業投資躍躍欲試,一派欣欣向榮。許多實力強勁的投資者是看好了農業的前景,放眼未來;一些特定投資者本身就是農業圈裡人。也有一些是盯著國家對農業的政策補貼踏入農業的,這些人與其說是投資,不如說是投機。如果單純指著政策補貼做農業項目,那真是自毀前程,甚至是“自殺”行為。

單純指著政策補貼做農業項目是自毀前程

農業項目比本身具有投資規模大、週期長、見效慢、回報低、風險高等特殊性,這也正是國家給予許多補貼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單純靠政策補貼不可能達成項目目標,實現投資目的,這也是由政策補貼特點決定的。

首先政策具有導向性。農業是弱勢產業,我國農業還很落後,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要求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政策性補貼就是要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農業。是政策資金引導你的投資,還是你用項目去引政策,可別整捱了。所以,你首先要有必要的資本,可不能指著政策補貼。

其次政策具有扶持性。農業項目的特點決定了農業項目比起其他產業困難更多,政策補貼就是要給項目一定的幫助,降低項目難度,堅定投資信心,只是個助力。扶持扶持,要倒了才扶,站不住了才持。政策補貼對於項目投資而言只是杯水車薪,根本上講,更多的問題還是要靠投資者自身解決。

單純指著政策補貼做農業項目是自毀前程

第三政策具有獎勵性。一般的項目補貼都是先建後補,也就是說,一般的政策補貼是對你項目成功後的獎勵,運作實施過程中你是指不上的。換句話說,政策補貼只能是錦上添花,絕不可能是雪中送炭。項目沒成,補貼也沒有。

第四政策具有限制性。幾乎所有的政策補貼都有相當嚴格的發放前提、條件和範圍,要求細且嚴。這些條件都具備的話你真的就不需要補貼了。

單純指著政策補貼做農業項目是自毀前程

第五政策具有嚴肅性。一旦有騙取補貼的情況,那你真的是“自殺”。

做項目真的需要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做農業項目更是如此。如果你不是真的熱愛農業、真的看好農業、真的想做農業,而只是盯著政策補貼,甚至想套取點政策資金,那麼,你最好放棄這種想法,因為那會自毀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