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勝美說,哥哥結婚,房子首付是我出的——童年,該如何治癒?


樊勝美說,哥哥結婚,房子首付是我出的——童年,該如何治癒?

“哥哥結婚的房子首付是我出的,還貸也是我,連生孩子的錢都是我出的”……

第一次看《歡樂頌》時,聽到樊勝美說這句話,我的眼淚一下子落了下來。

大學室友盼盼就是如此。來自一個小山溝,上高中住校之前,她都是一邊幹農活一邊照顧弟弟一邊學習。從小父母就教育她,有好吃好喝的留給弟弟,以後長大了也要幫襯弟弟。盼盼說,她們那兒大部分姑娘的命運是,初中畢業,16歲了,考不上縣裡唯一的一所高中,就外出務工,所有的打工所得悉數寄回家供哥哥或者弟弟上學,蓋房,娶媳婦。而盼盼,考上了高中又考上了大學,雖然學費靠助學貸款,生活費靠勤工儉學。

天知道盼盼有多勤奮有多辛苦。

我們肆意享受美好大學生活的時候,她不是坐在圖書館啃書,就是奔波在勤工儉學的路上。畢業後,工作賺錢的她,依舊逃不脫一次又一次對弟弟“慷慨解囊”。所幸,盼盼在一次次給弟弟打款的同時,也告訴他,要努力學習,要自己爭氣。所幸,盼盼的弟弟工作之後,沒有再在經濟上依賴姐姐。盼盼結婚後,與愛人相互扶持,開始了自己的正常的小日子。

樊勝美可憐?

可悲?

也可恨。

哥哥的吃喝拉撒,她“買單”;

哥哥所惹出的禍端,她“買單”;

心疼她。心疼她從小被教育,要以“幫助哥哥”為己任;

也恨她。

作為一個有自主行為能力的人,為什麼讓自己成為一個沒有一分錢存款的30歲女人!

可悲可嘆。

或許,你也正遭遇類似樊勝美的困擾,原生家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父母脾氣暴躁,家庭不睦……對現在的自己有著很不好的影響,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不抱怨。

原生家庭不能改變。抱怨能夠起到的唯一作用是,讓自己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所以,不要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多麼不好,不要抱怨父母的關係多麼糟糕,不要抱怨原生家庭多麼重男輕女……

樊勝美說,哥哥結婚,房子首付是我出的——童年,該如何治癒?

這些目前客觀存在的現象,我們無法改變,只能接受。

曾經的室友盼盼,從不在我們面前抱怨她的家庭。我們從來只看到,她很勤奮地學習拿獎學金,很努力地打工賺生活費,從不參與我們的聚餐,更從不大手大腳花錢。從她打電話的隻言片語中,我們知道,她需要靠自己完成學業,還需要省吃儉用為弟弟賺高中學費。

不抱怨的盼盼,讓我們心疼她的堅強和樂觀,也讓我們用大學四年見證她的蛻變。

原生家庭無法改變,可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宿舍臥談的時候,盼盼提到過,她的父母也很辛苦,可是賺不到什麼錢。她說,希望自己能夠改變命運,不再像父輩一樣,辛苦勞作,可是收成看天。

你看,改變不了原生家庭,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從點滴開始,從此刻開始。

盼盼自己自強不息,也鼓勵弟弟努力學習,走出大山。

不過,我們看到《歡樂頌》樊勝美一邊在抱怨原生家庭的錯,一邊卻又心甘情願地一次又一次拿自己的收入給哥哥“擦屁股”。

就如同,生病了,看醫生,醫生也給出藥方了,可是自己堅決不吃藥。僅僅滿足於知道自己是個病人,隨時抱怨自己的病情。

令人在同情她的境遇的同時,又覺得“該”!

所以,如果你意識到了原生家庭的問題,一定要做出改變。

樊勝美的哥哥“扶不起來”?那麼,放棄他,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千萬不讓原生家庭影響到你的下一代。

鄰居家孩子媽媽脾氣暴躁。孩子不好好吃飯,大聲斥責他;孩子做錯了事情,拎起來就揍。對孩子大聲呵斥幾乎是家常便飯。那個小小的人兒,特別膽小。

當家人對她提出這個問題時,她說,自己的母親就脾氣不好,小時候總是對自己非打即罵,以至於自己現在也總是不能耐心教育孩子。

她分析的也許沒有錯。

樊勝美說,哥哥結婚,房子首付是我出的——童年,該如何治癒?

但是,她動輒對孩子發火的行為,是錯的,是需要修正的。

她一定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那麼就努力改變自己吧。

原生家庭的痛,我們理解,但是,理解並不代表你是對的。為了孩子的未來不在心裡留下陰影,努力改變自己。

千萬不要讓我們自己所經歷的原生家庭的痛,讓我們的孩子再經歷一遍!

或許,我們一生都需要治癒童年,可是,為了下一代,值得。


作者:就上岸。關注職場|育兒|成長。

用文字思考問題,用語言表達思想的寫字匠,願和你一起成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