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兩旺,才能真正走出疫情影響——旺消費、增活力系列談之一

產銷兩旺,才能真正走出疫情影響——旺消費、增活力系列談之一

□夏遠望

為促進消費回暖,鄭州宣佈向市民發放近4億元消費券。首期5000萬元發放兩日核銷1152.4萬元,帶動消費1.28億元,乘數效應達11倍。

消費是整個經濟循環的起點,也是終點。三駕馬車中,消費更是第一拉動力,過去一年,全國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為57.8%。受疫情影響,國際經貿形勢嚴峻複雜,中國外需回落壓力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大,促消費、擴內需對提振國內經濟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近來,多地推出政府財政支持的消費券,用“小錢”帶動大家花大錢,確實產生了積極效果。

發消費券促進消費是過渡手段,穩經濟是最終目標。為此,各地也是多措並舉。連日來,焦作、濮陽等地領導幹部紛紛帶頭下館子、逛商場,鼓勵市民“出門消費”。除發放消費券外,鄭州更出臺打造夜經濟消費新場景、促進文旅行業迅速回暖、鼓勵汽車消費升級等多個硬核措施;洛陽探索消費新升級,旅遊消費、文化消費、健康養老消費、農村消費等重點領域紛紛發力,致力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

從一個個努力奔跑的城市身影中,我們讀出了時代發展的必然邏輯:居民消費潛力充分釋放,才能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生產復甦,進而提高勞動者收入和消費能力,進一步擴大消費,形成良性循環。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不打折,更要充分發揮消費的“槓桿作用”“回血功能”,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

河南作為一億人口的特大消費市場,優勢無可比擬。2018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中部地區率先突破2萬億元。2019年“雙11”,全省下單金額漲幅全國第四,新用戶增長全國第一;今年三八“女神節”,“她消費”的中原戰績亦為不俗。

河南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直接投映在消費領域,悄然崛起的農村市場更為消費經濟打CALL,目前河南農村消費增速是城鎮消費增速兩倍左右。疫情催生的新零售、線上消費、碎片化購買等多種消費模式,也正在成為拉動河南消費升級新引擎。

一種觀點需要釐清。有人認為,“後疫情時期更要捂緊‘錢袋子’”,這一判斷只見溝渠,不見大海。中國經濟擁有巨大的發展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前不久,部分國家限制糧食出口,一些居民為此囤米搶面,實際上,河南現有糧食不僅可以滿足本省1億人需求,還能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大國糧倉”根基牢固,我省市場需求增長較快、持續成長性好、帶動能力強的勢頭也並未改變,產業鏈支撐的強大生產能力、蓬勃發展的第三產業基礎依然穩固。需求與供給是對立統一的,如果大家都剋制正常消費,沒有需求的供給必然帶來產能過剩、產品滯銷,企業舉步維艱,勞動者收入也會下滑,“錢袋子”只會越捂越小。

疫情帶來的困難畢竟只是暫時。國家23個部門聯合推出19條促消費硬舉措,省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多措並舉激活消費市場。目前,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鼓勵消費的政策正在發揮積極作用。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我們就能帶動產銷兩旺,更好更快走出疫情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