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孤獨了嗎

很多人都體驗過孤獨的痛苦。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孤獨感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據心理學家們估計隨著社會變得越來越富有,這種對孤獨感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關注將繼續增長。

一、孤獨感的界定和測量

孤獨和孤立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孤獨是個體對自己社會交往數量的多少和質量好壞的感受。對孤獨感的這種界定,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有些人雖然遠離人 群,生活卻感到非常快樂,而一些人儘管被人群所包圍,而且經常與他人交往卻經歷著孤獨。現在有許多新人類抱怨身邊沒有多少真正的朋友。

對這些人來說,與某些人進行坦誠的交往的需要不能滿足時,將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從這個意義講,孤獨是一種個人體驗。儘管每個人都會感到孤獨,而且孤獨感的來去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據此,認為孤獨感是一種人格特徵。有人設計了一些人格量表來測量人們對孤獨感的一般感受性。用這個量表對某大學進行測驗表明,大學生在所有項目上的平均得分通常為6到7分,得分越高說明越孤獨,而在友誼、家庭與異性關係和團體的4種關係中,友誼類得分最高,其次為與團體的關係。可以看得出人際關係問題依然是當前人們心理健康的主要障礙。

二、產生孤獨感的原因

有孤獨感的人傾向於在社交時對他人和自己給予嚴厲的、苛刻的評價。

很多有孤獨感的人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因而使他們無法與他人建立持久的關係。

(一)對他人和自我的消極評價

孤獨的人可能更內向,焦慮,對拒絕反應更敏感,並且非常的容易抑鬱。孤獨的人在朋友身上花費更少的時間,不經常約會,也很少參加集會,沒有什麼親密的朋友。在人際交往時,他們對自己和對方的評價極端消極。

(二)基本社交技能的缺乏

有的人樂意與別人交往,但一旦進行比較重要的而且時間較長的交談就會出現困難,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他們更沒有機會去訓練社交技能,所以,難以有持久的朋友。他們對自己的夥伴不太感興趣,常常不能對對方所說的加以評論,也較少向對方提供有關自己的信息,相 反,這些孤獨者更多的是談論自己並且常介紹新的與對方的興趣無關的話題,傾向扮演一個被動消極的社交角色,也就是說,在交談中不願付出太多努力。所以,我們常常感到與孤獨者交往很乏味,他們不知道這種交往方式是怎樣趕跑了潛在的朋友。當別人期望他們多暴露時,他們卻暴露得很少,而當別人不期望他們過多暴露時,他們卻暴露得太多。結果,在別人眼中他們是冷淡的、不可思議的,別人也因此而做出相應的反應。

孤獨者因為採用消極的交往方式,而且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因而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的友誼。與這些人交往常常讓人感到不愉快,於是他們很難建立有助他們發展社交技能的人際關係,因而難以擺脫孤獨。心理學家認為,通過基本社交技能的訓練,可以使孤獨者走出孤獨的惡性循環,並已廣泛應用於心理諮詢與治療的實踐中。這些方案提供一定的希望,即孤獨不必陷入抑鬱的惡性循環之中而無法自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