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朦朧詩被第三代詩歌那樣的“口水詩”給幹消亡了

毫無疑問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從上古的《詩經》開始一直到黃遵憲的“詩界革命”。中國古典詩歌止於“詩界革命”。新文化運動開始,中國的“新詩”登上歷史舞臺,胡適、劉半農、沈尹默吸收了“意象派”詩歌的風格;郭沫若吸收了美國自由主義詩歌精華;聞一多和徐志摩則吸收了浪漫派詩歌的要素進行創作;之後,李金髮、王獨清、穆木天又接受了現代主義詩派的長處,中國現代主義詩歌由此誕生與開掘。馮至、胡也頻、篷子、艾青、“七月詩派”、穆旦與鄭敏為領銜的“九葉詩派”繼續現代主義詩歌的有效探索。建國後由於政治的影響因素,現代主義詩歌和政治又緊密開始結合,雖然達到了“干預現實”的有效作用,但是詩歌藝術的探索似乎就此停了下來。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朧詩的誕生則是伴隨著文學全面復甦而出現的一個新的詩歌藝術潮流,以詩人寒露、舒婷、北島、顧城、梁小斌、江河、食指、芒克等先驅者為代表。

為什麼朦朧詩被第三代詩歌那樣的“口水詩”給幹消亡了

“朦朧詩,以內在精神世界為主要表現對象,採用整體形象象徵、逐步意向感發的藝術策略和方式來掩飾情思,從而使詩歌文本處在表現自己和隱藏自己之間,呈現為詩境模糊朦朧,詩意隱約含蓄、富含寓意,主題多解多義等一些特徵。”——引自百度百科

但是,我們看到朦朧詩似乎流行了不到十年,可能也只有7、8年,就被另一個詩歌流派所替代。能夠幹掉大名鼎鼎的朦朧詩的就是“第三代詩歌”。自第三代詩歌開始,中國當代詩壇就不再有什麼大的“波瀾”了。中國的詩歌似乎就開始停滯了。

為什麼朦朧詩被第三代詩歌那樣的“口水詩”給幹消亡了

第三代詩歌

很多非專業的讀者可能不知道第三代詩歌是什麼。筆者就簡要為大家介紹一下:第三代詩歌即"第三代"詩人所創作的詩歌。所謂"第三代"詩人是相對於1949-1976年間的第一代及朦朧詩為代表的第二代詩人所界定的概念,泛指以朦朧詩以後到到90年代這段時間出現的一批詩人。第三代詩歌具有以下特徵:呈現出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傾向,倡導小人物,平民意識;重視流派與理論建設;在創作上高度的語言意識,用口語化的語言拓展了當代新詩發展的空間。他們把詩從群體意識中解放出來是,促使中國詩歌呈現出多元化,邊緣化,個人化的趨向。第三代詩歌被看作中國當代詩歌的分水嶺。

為什麼朦朧詩被第三代詩歌那樣的“口水詩”給幹消亡了

1 朦朧詩晦澀的詩風無法普及

筆者認為,朦朧詩的發源地應該是從“白洋淀”而來的,“白洋淀”詩人中的:芒克、多多等等後來都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可以說朦朧詩派是因為一場政治與時代的壓抑而爆發出來的。壓抑已久的文學青年們將那過去的十年裡的生理與心理的遭遇或者創傷都一一書寫在了詩歌中。但是我們知道朦朧詩之所以叫“朦朧詩”就是因為詩歌的題旨不明確和晦澀而來的。說道晦澀難懂的詩歌,筆者讀過最難受詩歌流派就是以李金髮、王獨清、穆木天為代表到底“象徵主義詩歌”了。這些詩歌,幾乎都是意象而且語句跳

為什麼朦朧詩被第三代詩歌那樣的“口水詩”給幹消亡了

躍,動不動還有些法語詞(因為李金髮早年和我國著名畫家林風眠一起赴法留學而在留學期間李金髮開始寫詩所以詩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法語詞),那種難懂的程度幾乎你就覺得在看天書,讀完時候你根本不知道這首詩歌到底在講什麼。朦朧詩派大概也僅僅只是比這些象徵主義詩歌稍稍好一些。我們熟知的朦朧詩都是被人解讀過的,所以大概大家可能覺得這些詩歌也並不是難懂的,下面我來將一首楊煉的詩歌抄錄在下面:

瞬間

這一刻,世界並不存在

  你問:看那遠處

  大海為什麼晃動著陰影

  我無法回答你,我不知道

  那月光鋪成的道路盡頭

  是什麼在等待我們

  那海和天空之間,星星消失的地方

連時間也沒有確切的命運

這首詩大家應該不熟悉,你知道楊煉在說什麼嗎?其實楊煉說的就是一種感覺,要說主旨根本沒有確切的主旨。我們古代詩歌總是有固定的主旨:諷諫的、哀嘆民間疾苦的、愛情的、閨怨的、送別的、應酬的等等都有明確的主旨,就連“朦朧的”李商隱的詩歌也是能夠歸納出來他的詩歌題旨的但是朦朧詩就不好歸納。人們對於晦澀的象徵麻木了,或者說已經看慣了所以那種不需要思考的詩歌出現了:

《妻子的拖鞋》

妻子的兩隻拖鞋,一隻落滿灰塵,一直讓我浮想聯翩,兩隻拖鞋,一直在床前,一直在牆角,邁了一個一大步,一隻崴了腳脖子,一隻做了老鼠窩,一隻張嘴罵人,一隻笑聲哭泣,一隻拖鞋向東,一隻脫鞋向西,走了兩條路,兩隻拖鞋,一個落滿灰塵,一個落滿灰塵。

為什麼朦朧詩被第三代詩歌那樣的“口水詩”給幹消亡了

這是“第三代詩人”韓東的詩歌,我們看完這首詩歌估計完全不用思考,這裡沒有什麼過於晦澀的意象,就是一雙拖鞋。然後勾勒出了一箇中年婦女的生活的庸常與瑣碎。沒有什麼大的崇高的意義就是這樣的“短平快”!

2 過去了事情已無法達到共情

“朦朧詩”寫的大都是那些詩人在那些歲月中傷痛,所以很有時代特徵與氣息。對於那些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會產生那些共情的。

但是,歲月確實是在流逝的,人們對於過去也在不停的去遺忘。那些經歷過的人們已經不願意去提起那些傷痛,沒有經歷過的人是體會不到那些朦朧詩歌中潛藏的深意的。達不到共鳴的時候,我們就覺得這樣的詩歌太難懂了。“朦朧詩”毫無疑問是屬於“精英詩歌”的,沒有一定的審美情趣或者欣賞水平是很難理解的:就像顧城那首《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來尋找光明。這些詩歌是需要審美能力的與共情的。

但是,“第三代詩歌”就完全不同:

《雨夾雪》:雪珠,多麼好聽的名字,好聽還因為落在車棚上的聲音。

《弧光》:一個坐著出汗的人,同時看見,下面店鋪內的弧光,他看見幹活的人,每個動作都在思想面前。

為什麼朦朧詩被第三代詩歌那樣的“口水詩”給幹消亡了

這也是兩首韓東的詩歌,這些詩歌就僅僅幾乎是字面的意思,《雨夾雪》告訴我們“雪珠”這個名詞好聽,雪落在車棚上的聲音也好聽僅此而已,不需要你去豐富想象和深思其中背後的深意,當然背後也沒有什麼大的深意;《弧光》要深沉一點:講的就是一個可能是電焊工的勞動者在重複勞動不需要過多的思考與精神疲憊。然後具體深意可有也可無,看你怎麼去思考,深邃一點就是這些體力勞動的勞動無意義或者是讚美勞動的本身,或者就是沒有什麼意義。經濟的發達導致了人麼精神上的空虛,當代人經常會感到一種“無聊與空虛”,這種無聊與空虛好無意義的共情恰恰又符合“第三代詩歌”的詩歌精神,反對理想、反對崇高、反對一種“詩的高尚”,一切都是無意義的共情。

3 俗文化、“平民文化”的興起

俗文學與雅文學是可以相互轉換的,《詩經》中“風”本是“俗文學”到今天成了“雅文學”。所以一切都是從“俗”開始的。但是,“朦朧詩”從出現的開始就已經透露出了一股子“精英文學”的意味。寫作的人是“精英”所以閱讀的人必須要有一定層次才行。90年代以來興起的“俗文化”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好比王朔的一系列“俗小說”的出現,到今天的所謂的“文學已死”的意識。所以我們都知道“雅的”、“精英的”、“高尚的”已經沒有市場了。“俗氣的”、“庸俗的”反而有了巨大的市場,所以現在有很多“網絡文學”要比“嚴肅文學”賺錢,因為有著巨大的受眾群體。

為什麼朦朧詩被第三代詩歌那樣的“口水詩”給幹消亡了

《有關大雁塔》:我們又能知道些什麼,有很多人從遠方趕來,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還來做第二次,或者更多......大雁塔在想些什麼,他在想,所有的好漢都在那年裡死絕了,所有的好漢,殺人如麻,抱起大罈子來飲酒,一晚上能睡十個女人,最後,他們到他這裡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而如今到這裡來的人,他一個也不認識,他想,這些猥瑣的人們,是不會懂得那種光榮的.

詩歌還可以是這麼俗氣的,所以我們說是生命的那麼帶著歷史意味的“大雁塔”讓他結構成如此庸常的意象。這讓我想起那個短時頻:西安人說爛慫大雁塔有什麼好看的,但是當得知是採訪的時候,他一本正經的名詞解釋一般的講出了大雁塔的來歷——玄奘翻譯經文的地方......但是多數人都愛那句“這爛慫大雁塔有啥好看的”,不愛名詞解釋一般的大雁塔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