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教育模式竟與國內如此不同

和其他西方國家學校一樣,加拿大的教學也屬於“寬進嚴出”,據數據統計,加拿大大學的淘汰率高達15%~20%,在大二年級的保留率在80%~90%之間。所以在這種模式下,如何能不被淘汰?這就需要深入瞭解一下加拿大的教育模式。

一、加拿大院校的性質

加拿大大學主要是公立大學,實行省管教育-就是由各省自己出資,自己管理,並沒有國家級大學。

由於是各省負責管轄,所以加拿大學校的地方化傾向比較明顯,但同一省份的不同院校之間的資源差距並沒有很大。個省的學科設置會和本省的經濟相適應,加拿大的學生更喜歡就讀離家近的學校,用人單位也會更傾向於本省的畢業生。

加拿大的教育模式竟與國內如此不同


二、加拿大高等院校的分類依據是規模和辦學目的,共分為醫博類、綜合類和基礎類三大類。

醫博類大學辦學規模最大、學科設置最全,以學術研究和培養高端人才為己任;綜合類大學設置碩博學位,但學科設置上不會像醫博類那樣全面;基礎類大學的辦學目的很明確,就是以本科教育為主。

這樣的分類方式和學校實力並沒有絕對關係,醫博類大學入學門檻並非高不可攀,基礎類大學也並非不好就業。選擇怎樣的學校就讀和自己將來的打算有很大關係,如果想直接就業,基礎類大學是一個明智大選擇;但如果想深造,醫博類大學必然是首選。

三、加拿大升學的主要途徑

沒有中國這樣的高考,加拿大的入學方式看起來靈活很多。最主要的方式,是直接從高中畢業生中招考,以成績為根本申請自己的學校;還有一種方式被稱為“曲線救國”,即成績如果達不到學校的要求,可以先找一所社區學院或者是門檻較低的大學就讀,只要在就讀過程中成績達到夢想學校的要求,就可以從就讀的學校轉學過來。

四、加拿大院校專業和學位

加拿大的大部分院校在大一是部分具體專業的,只有大致的學科:理科、文科、工程等。一年級知識學習基礎課,等一年級結束後,根據學生成績和基礎課,二年級才劃分出專業方向。加拿大的專業設置很靈活,比如“精算”專業,在有些學校是以獨立的本科專業出現,但在另一些學校可能只是“應用數學”專業下的一個專業方向。

加拿大的學位也和國內有所不同,一般正常的本科課程結束後拿到的是學士學位,但是學士學位後面還有一個榮譽學士學位,需要正常的本科課程後再學一年。一般來說,如果想要本科畢業後直接就業,學士學位已經夠用了,但是如果想要繼續讀研,則必須要拿到榮譽學士。

加拿大的教育模式竟與國內如此不同


五、加拿大醫學院

在加拿大的三大類院校中,只有醫博類院校才設有自己的醫學院,並且這類大學有授予“醫學博士”學位的資格。這類院校更容易得到大量捐助資金。但是醫學類專業對於留學生來說並不可愛,因為加拿大對大學中的醫學院實行保護主義,很少會對國家生開放。

即使是醫博類大學,學校的專業設置也很難找到“醫學”這個專業,因為在加拿大,醫學屬於學士後專業,想要進入大學中的醫學院,首先需要拿到一個相關的本科學位,然後才有資格申請。

加拿大對於醫生這個職業可不是鬧著玩的,在他們的概念裡,醫生必須得是博士,並且還需要下行醫執照,在醫院做3-5年的臨床實習生,所以培養一名合格的醫生需要十幾年時間。

六、加拿大院校校區和分校

幾乎每個學校都會設有不同的校區,而校區的概念和分校並不同。比如說UBC曾經是麥吉爾大學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分校,後獲批獨立,現已成為加拿大三大名校之一。而UBC大學則設有溫哥華校區和奧肯那根校區,多倫多大學也有聖喬治、仕嘉堡、密西沙加三個校區。校區和校區之間的概念也不盡相同,比如說多倫多大學的聖喬治校區就比仕嘉堡校區難進的多,不過在仕嘉堡校區成績優異的話是有機會轉到聖喬治校區的。

還有另一些學校的校區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為了能把一些院系進行更好的分配,最後的學生得到的文憑並沒有含金量差異。

七、加拿大co-op項目

co-op項目是加拿大某些院校的課程,被稱為合作性教學,也就是半工半讀。學校和各大知名企業合作,學生邊學習邊工作,為學生準備了充分的實習機會。這是一種強大的教學模式,學以致用發揮到了極致。

滑鐵盧大學可以被稱作co-op課程的開拓者,而滑鐵盧大學最有名的co-op專業是精算和計算機,這也是滑鐵盧大學的優勢專業。目前已經有更多的學校開設co-op課程,且有些已經比較成熟,比如SFU。

介紹了這麼多,小夥伴是不是對加拿大教育模式更加了解了呢,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