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克在管理中貢獻的“十大兵法”和“五項習慣”

彼得.德魯克在管理中貢獻的“十大兵法”和“五項習慣”

彼得.德魯克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是管理領域的重要貢獻著,其在管理領域的貢獻有“十大兵法”和管理者的“五項主要習慣”,作為管理者,我們應該瞭解、掌握並遵循的。

一、十大兵法

驗證:當今所有的國際大企業全都是依照"分權、授權"而壯大的。

2.用成效來管理,用目標來管理,而非用監督來管理

驗證:"數據、e化、科學分析、考評稽核"已成為一切管理的基石。管理必須是結果管理,靠目標來指引,沒有成效的管理是失敗的。

3.不連續時代的現象:知識產業時代的來臨,全球經濟取代個別經濟,政府魅力式微

驗證:Bill Gates、Google……已替"全球知識經濟凌駕政府權力"做出批註。

4.不創新的風險,比創新高很多

驗證:"創新"已成為本世紀所有企業生存發展的馬達,墨守成規的公司縱使沒做錯事,也都活不了了。創新是企業生存的基石,是時代進步的動力,墨守成規不是當代社會的主題。


5.顧客是企業存在的目的

驗證:"以客為尊,顧客至上,客人第一,以消費者為導師……"已成為企業成功的第一信條。顧客確實是我們的上帝,沒有需求,哪來消費,沒有消費,哪來利潤,沒有利潤,談何生存。

彼得.德魯克在管理中貢獻的“十大兵法”和“五項習慣”

6.管理者的三大使命:"達成目的、使工作者有成就感、履行社會責任"

驗證:"利己利人之後,還有社會責任"正是當今倡導最興盛的"公益、環保、慈善、教育、文化"等五大使命。在完成工作使命的前提下,我們還要讓員工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榮譽感和歸屬感,進而投入到建設社會大潮中,實現人生價值。

7.公司經營不能炒短線

驗證:"永續經營"是現代所有企業絞盡腦汁在追求的寶典。正如我們社會的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一樣,可持續發展對社會、對企業、對個人都是普遍適用的。

8.化社會問題為商機

驗證:"化社會問題為商機"的卓見,讓所有企業的領域創新了,不但茁壯了自己,也方便了社會。

9.組織的目的不在管理人,而是領導人

驗證:形而下是管理,形而上是領導,彼得杜拉克從實務的管理到組織的領導,都創立了典範。這也給管理者指明瞭方向,管理人和領導人可是大相徑庭的。

10.家族企業妨礙企業進步

驗證:這是"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的理論濫觴。這個兵法讓天下"有才卻無財"的能人,能夠找到發展舞臺,創下榮景的二十一世紀。尤其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關係”成為社會立足的重要因素之一,臃腫的家族企業必將被飛速發展的時代所拋棄。


彼得.德魯克在管理中貢獻的“十大兵法”和“五項習慣”

二、五項主要習慣

1、善於利用有限的時間

他認為,時間是最稀有的資源,絲毫沒有彈性,無法調節、無法貯存、無法替代。時間一去不復返,因而永遠是最短缺的。而任何工作又都要耗費時間,因此,一個有效的管理者最顯著的特點就在於珍惜並善於利用有限的時間。這包括三個步驟:記錄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時間,集中自己的時間,減少非生產性工作所佔用的時間。這是管理的有效性的基礎。

2、注重貢獻和工作績效

重視貢獻是有效性的關鍵。"貢獻"是指對外界、社會和服務對象的貢獻。一個單位,無論是工商企業、政府部門,還是醫療衛生單位,只有重視貢獻,才會凡事想到顧客、想到服務對象、想到病人,其所作所為都考慮是否為服務對象盡了最大的努力。有效的管理者重視組織成員的貢獻,並以取得整體的績效為己任。

每一個組織都必須有三個主要方面的績效:直接成果、價值的實現和未來的人才開發。企業的直接成果是銷售額和利潤,醫院的直接成果是治好病人;價值的實現指的是社會效益,如企業應為社會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務;未來的人才開發可以保證企業後繼有人。一個組織如果僅能維持今天的成就,而忽視明天,那它必將喪失其適應能力,不能在變動的明天生存。

3、善於發揮人之所長

德魯克認為,有效的管理者應注重用人之長處,而不介意其缺點。對人從來不問"他能跟我合得來嗎?"而問"他貢獻了些什麼?"也不問"他不能做什麼?"而問:"他能做些什麼?"有效的管理者擇人任事和升遷,都以一個人能做些什麼為基礎。

4、集中精力於少數主要領域,建立有效的工作秩序

他認為,有效性的秘訣在於"專心",有效的管理者做事必"先其所當先",而且"專一不二"。因為要做的事很多,而時間畢竟有限,而且總有許多時間非本人所能控制。因此,有效的管理者要善於設計有效的工作秩序,為自己設計優先秩序,並集中精力堅持這種秩序。

5、有效的決策

他認為,管理者的任務繁多,"決策"是管理者特有的任務。有效的管理者,做的是有效的決策。決策是一套系統化的程序,有明確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驟。一項有效的決策必然是在"議論紛紛"的基礎上做成的,而不是在"眾口一詞"的基礎上做成的。有效的管理者並不做太多的決策,而做出的決策都是重大的決策。


彼得.德魯克在管理中貢獻的“十大兵法”和“五項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