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百做(陝西篇)第七篇:麟遊血條面,饕客時光地方小吃美食系列

麟遊縣,位於陝西寶雞。這裡曾是隋唐時期貴族避暑的勝地,相當於承德避暑山莊之於清朝。

面百做(陝西篇)第七篇:麟遊血條面,饕客時光地方小吃美食系列

面百做(陝西篇)第七篇:麟遊血條面,饕客時光地方小吃美食系列


歐陽詢最著名的碑帖《九成宮醴泉銘》就在麟遊。

相傳隋朝這裡有白色麒麟在仁壽宮出沒,所以被稱為麟遊。

這裡有一道非常獨特的麵條,煮好後,顏色如血,十分醒目。這樣的麵條,僅此一處,其他地方都無此面。許多遊客總是慕名而來,哪怕排上幾個小時的隊,也要吃上一碗。

但見面條端上來,麵條深紅,配上蛋皮絲和豆腐,色彩相當鮮明,很是挑逗人的味蕾。吸上一口,麵條細而綿軟,略帶鹹味,風味獨特。

面百做(陝西篇)第七篇:麟遊血條面,饕客時光地方小吃美食系列


(一)吃法

血條面一定要少,一碗最好2兩就可。蓋因味道都在湯裡,所以湯要多。一碗血條面,湯翻著油光,蛋皮絲和豆腐,還有葷素臊子映襯著細細的紅麵條。吃起來豔紅而不辣,味香濃而不腥。美哉!

(二)做法

血條面做法頗為講究:

1. 血:取新鮮豬血或羊血,加鹽攪拌,細網過濾,添加少許涼白開。

2. 和麵:鹼水和麵,反覆揉壓成團。醒發半小時。

3. 擀切:將面擀薄,撒澱粉,反覆摺疊,大刀切成細條。

4. 蒸麵:將切好麵條放入蒸籠,蒸20分鐘即熟。

5. 晾曬:將蒸好麵條抖散,晾曬到麵條脫水。然後,保存備用。

6. 製作臊子:豬五花切丁,起鍋燒油,放肉丁,炒變色,加蔥薑蒜,五香粉,花椒大料,生抽,老抽,鹽和醋。文火煮二十分鐘。

7. 熬湯,起鍋燒油,爆蔥薑蒜,加開水,加臊子,豆腐,蛋皮絲。

8. 取少許血條面入湯,最多3分鐘,就撈麵出鍋,每碗麵少湯多。

面百做(陝西篇)第七篇:麟遊血條面,饕客時光地方小吃美食系列

面百做(陝西篇)第七篇:麟遊血條面,饕客時光地方小吃美食系列


麟遊血條面據傳,是唐太宗李世民當年在麟遊九成宮避暑,在一農戶家中吃到的。後來,將農戶招入宮中,專門為皇親國戚們做御用血條面。

因此,血條面在麟遊才得以發揚光大,一千多年流傳不休。只是,如今僅剩為地方旅遊做一貢獻,不復當年盛況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