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為饌,餐落英乎?

綿綿春雨,潤物無聲,菜園裡一片生機勃勃。 春分過後播種的小白菜、櫻桃蘿蔔,已經長成半大;白色的野芹菜花自顧自地開在角落裡,春光如海,勞作時光也變得格外愉悅。果然不負

“最美節氣” 的稱譽。

芝麻菜


穀雨 | 種花為饌,餐落英乎?


雖然芝麻菜是一種西餐常用的沙拉食材, 但我覺得味道辛辣的它,非常具有東方養生理念中所強調的 “生髮之氣”,是適合春天食用的蔬菜。

春分前後播種,到了穀雨的時候,芝麻菜已經長出六七片葉子,如果性急,這樣的芝麻菜已經可以拔來食用了。不過,通常我會讓它繼續長大,成為 “下蛋的母雞”,源源不斷地採摘新鮮的葉片來吃。

櫻桃蘿蔔


穀雨 | 種花為饌,餐落英乎?


從播種到收穫只需要四十餘天的櫻桃蘿蔔,是春天家庭種植者喜愛選的蔬菜之一。小蘿蔔口感脆嫩清甜,蘿蔔纓也可以做出各種花樣美食,撥上一把,餐桌上就有了濃濃的春意。

從春分到穀雨,櫻桃蘿蔔都可以分批播種,盆栽和地栽都可以,種植難度很低,是小朋友都可以挑戰種植的蔬菜,所以,用來做親子種植最適合不過。

小松菜


穀雨 | 種花為饌,餐落英乎?


小松菜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陌生,其實它和小油菜、雞毛菜一樣,都是白菜家族的一員,最早在日本江戶川區的小松川地區種植。

小白菜的品種不同,口味也有差異。小油菜葉莖厚實,吃起來比較綿軟清爽;雞尾菜則更為脆嫩,小松菜則是細莖、闊葉,更為鮮嫩。種膩了雞毛菜和小油菜,偶爾換著種種小松菜,還蠻有新鮮感的。

季節風物 樹頭春花

穀雨一朝看牡丹,美中不足者,牡丹只能看,不能吃。

所以,在我看來,紫藤才是十全十美,入詩,入畫,可賞,可食。與玉蘭、櫻花、洋槐一起,成為穀雨時節的上好風味。

中餐裡即使是風雅的花朵食材,也會被染上濃濃的煙火氣。和一些傳統入饌的枝頭花比起來,更適宜生吃的可食花朵(Edible flower)則是另一番風味,花期也在穀雨前後,比起枝頭花來,只需要盆栽就有收穫的它們, 反而更適合今天的都市生活環境。

但無論是哪一種,在和風吹拂的節氣裡, 採花為饌,都是難得的良辰美事。

槐花


穀雨 | 種花為饌,餐落英乎?


五月槐花香,說的是國槐。穀雨時節開放的成串白色花朵,是洋槐花,也叫刺槐花。19世紀末的時候引種到中國,由於適應性非常強,所以很快普及開來。

槐花、榆錢,都是民間的美味吃食。花朵將開未開時,採下來洗淨,可以直接生吃,味道淡雅清甜。也可以混合麵粉蒸食。

紫藤


穀雨 | 種花為饌,餐落英乎?


紫藤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清幽高潔,最得文人青睞。然而,另一面又是極接地氣的庭院植物,兼做食材。特別在北京地區,考慮到過冬問題,能地栽的開花藤蔓植物不多,離不開藤月、金銀花這幾類。紫藤株形典雅,花葉均美,習性強健,又是彩頭極好的長壽樹種,當然是栽種的上佳之選。

種紫藤最好直接購買已至花期的大苗,否則可能要等上好幾年才能開花,早春移植,搭好爬架,便可以等著坐賞一樹紫花。

江南有梅花報春,而北方靠的是玉蘭和迎春,特別是玉蘭花,挺撥高大,未葉先花,一樹盛放的花朵,是初春最具標誌性的風景。嘴饞一點的,將這半開未開的花瓣採下來,洗淨,拖麵糊油炸,正是《群芳譜》裡傳承下來的方法:“花瓣擇洗淨,拖面,麻油煎食至美。”

櫻花


穀雨 | 種花為饌,餐落英乎?


日本是一個櫻花的國度,除了全民賞櫻外,以櫻為主題的美食也比比皆是,比如櫻果子、櫻花茶等,味道雖然沒啥出奇,但賣相足夠美。中國櫻花勝地也不少,不過,如果是以食用為目的,最好還是自種,或者去專門的苗圃購買。

本文摘編自中國農業出版社新書《跟著節氣來種菜》,作者廚花君。


穀雨 | 種花為饌,餐落英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