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全文2111字,閱讀時長5分鐘

千呼萬喚的古裝大劇《清平樂》終於開播。

早在去年年底,就有媒體不斷宣稱它即將上映。那時候,它還不叫《清平樂》,而是一個看上去很武俠的名字——《孤城閉》

之所以改名呢,是因為導演組覺得《孤城閉》聽著不吉利,於是就改了。不得不說,取名字還是要講究一下啊!

《清平樂》一上線,就帶了好評如潮的歷史劇浪潮。這部劇為何讓大家如此期待?因為,它很有可能會成為2020年第一部爆款劇。

《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目前已經更新到了第7集,不過很多朋友覺得看不過癮,原因有二:一來是說節奏過慢,劇情線很長;二來就是看不懂,知識點太多了。

沒關係,現在就讓【史官不執筆】給你們講講《清平樂》的小知識吧!記得趕緊搬好小板凳、拿起小本本,其中還有很多小細節哦。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夢迴大宋。

“爹媽不努力,兒子來受罪”:把北宋的“爛攤子”直接甩給我

公元1022年,即乾興元年,宋真宗去世。

“遺詔命劉皇后權處分軍國事,傅太子聽政”。

開場就提到了“宋 天聖年間”的字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公元1023年,才是“天聖年間”,千萬不要混淆。

《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天聖”又該如何解釋?其實這是宰相丁謂等大臣。為了討好劉太后,特定改的年號。

宋真宗(也就是宋仁宗他爹)在位的時候最大的成就:在宰相寇準的幫助下和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結束了多年的戰爭。

雖然每年要給遼朝進貢,比方說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但跟每年三千萬的戰爭軍費比起來實在是九牛一毛。

而且北方的威脅一旦解除,就可以裁減軍隊,使人民從中得以休養生息,恢復生產,發展經濟。

《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可正是由於澶淵之盟,加上其宋朝當局自我感覺良好,整個朝廷都飄起來了。

搞封禪、降天書、修宮殿等等一系列“活動”,把北宋建國以來,太祖、太宗、真宗三代積累的積蓄消耗一空。

而到了劉太后這裡,雖然史書對她大加讚揚,稱她是“雖政去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甲天下”。

但實際上,仍舊廣修宮殿廟宇,隨意的耗費國家的錢財,將北宋推向了積貧積弱的境地。

歷史版“尋媽記”:我媽是誰?

說起宋仁宗啊,可能大家會一頭霧水,但是要提起《少年包青天》裡面那個被狸貓換太子的小皇帝,大家可能會立馬反過來。

簡單來說,《清平樂》一開局,就是圍繞著“我媽到底是誰”這個故事展開的。

《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說起這個劉太后,一生絕對傳奇。

劉太后,原名劉娥,四川成都人,出身非常的低賤。

不到十來歲,就嫁給了當地的一個銀匠,跟著他一起流落到了京城。

但這個銀匠實在是太窮了,就把年紀尚小的劉娥,賣給了當時還是襄王的宋真宗。

從這一個小故事,也可以側面的看出:宋代的婚姻前期還是很開放的,畢竟皇后都是“二婚”

《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接下來講一講,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宮女,意外的被宋真宗看中。

後來李意外懷孕,孩子生下後,直接被抱走,交由楊淑妃撫養費,從小就叫劉皇后為大娘娘,楊淑妃為小娘娘。

而李氏一直都是個宮女,臨死前才晉升為宸妃。

電視劇在開頭宋真宗的弟弟——八大王趙元儼直接上線,告訴了宋仁宗真相。

但真實的的歷史記載,劉太后已經把所有王爺的兒子,養在宮中充當人質,所以直到劉太后死後,八大王才說出真相。

《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得知真相後的宋仁宗,下罪己詔,尊生母為皇太后;同時開棺驗屍,發現生母是按照皇太后的禮儀下葬。

宋仁宗感慨:大娘娘,平生分明。於是下詔命令,群臣不許再議論劉太后的是非。

范仲淹登場,“宋夏戰爭”和“慶曆新政”開始爆發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岳陽樓記》,應該是大部分朋友對於范仲淹的全部認識。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范仲淹其實還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革命家。

《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清平月》一上來就花了很多的筆墨,記述了宋仁宗與少年韓琦以及范仲淹的相識過程。許多網友表示,一頭霧水啊!

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磨磨唧唧地想表達什麼?但只要稍微瞭解點歷史,看到這些畫面就會會心的一笑。

這是在給宋仁宗人生中的兩件大事埋下伏筆:“宋夏戰爭”和“慶曆新政”

趙匡胤靠著陳橋兵變起家,上位後,就立馬進行軍事制度改革。

所有的將帥出任務都是臨時任命。

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而且大都是文官領軍,導致宋朝和少數民族的戰爭中屢戰屢敗。

《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宋仁宗時期,西夏崛起,本以為自己是天朝上國,輕鬆就能把西夏給滅了,結果一盆冷水從頭澆到底,打起架來一戰不如一站,趕緊全力求和。

為了能夠扭轉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宋仁宗開始重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人。

他們推行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推恩信、重命令、減徭役等十大改革舉措,史稱“慶曆新政”。

和歷史上其他的改革一樣,慶曆新政也不可避免地損害了官僚集團的利益。在朝堂之上也分為了兩個黨派展開了鬥爭。

《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最終僅僅推行了一年,就以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人相繼被排斥出朝廷,而宣告失敗。

到了宋神宗繼位時,冗官、冗兵、冗費有增無減,財政虧空,國家難以為繼,這才有了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寫在最後

一副雅緻恬淡的宋朝畫卷,清平和樂。

潛藏在這幅畫卷之下的,是這些人物與時代交錯的悲歡喜樂。

《清平樂》細說北宋:“尋媽記”和慶曆新政,這些爛攤子事真有料

只要是畫中人,總有一些條條框框是我們需要去遵守的,總有一些我們想做的事情是不能做的。自由在高處,也從來都是相對的。

這是一部值得慢慢去看,慢慢去品味的好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