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中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是我們初中學過的一篇文言文,講述的是孔子東遊,看見兩個小孩在辯論,一個說,太陽早上離我們近,中午離我們遠。原因是,早上的太陽大而中午的太陽小。這是因為近的東西看著大,遠的東西看著小。另一個說,太陽早上離我們遠,中午時離我們近。原因是,早上冷而中午熱。靠近的時候感覺暖和,遠離的時候感覺冷。孔子也無法抉擇。主要告訴我們學無止境,無論學問多大的人都有不知道的事。

《兩小兒辯日》中的道理


我倒是從中看出不同的方面。春秋時期,古人地理知識非常匱乏,還是屬於天圓地方的認知,別說不知道地球是圓的,甚至連中國之外的國家都不會知道。以當時的認知,就算一個人窮盡一生,遍學當時的知識,也不會知道太陽是早上離地球近還是中午離地球近。這是當時認知還達不到的。

《兩小兒辯日》中的道理


科學是在進步的。有些事情不是靠我們的感官認知能瞭解其中原因的。兩小兒說的都對,太陽早上大中午小,早上冷中午熱。越近看起來越大,越近越溫熱。但是推理出來的結論確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知識沒有達到,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在影響,但是,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種步驟是正確的。敢於提出疑問是科學發展的動力。通過自己感官去認知,然後隨著科學的發展,再不斷的完善,有時候是推翻。我們的科學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發展到現在,並將會這樣發展下去。

《兩小兒辯日》中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