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付出隱藏著對孩子的控制,而你卻不自知

父母該為孩子付出一切嗎,你怎麼看?

你的付出隱藏著對孩子的控制,而你卻不自知

  1. 有的媽媽說,這種心態值得我學習!對此觀點是持支持的態度!
  2. 因為自己對於孩子,沒有盡到撫養義務,心裡多少有點愧疚,卻也無可奈何。
  3. 也越來越多的媽媽認為:我可以在必要時為孩子付出全部,但前提是我也需要有自己的人生。
  4. 對了,你和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
  5. 孩子也不需要父母所謂的付出全部。
你的付出隱藏著對孩子的控制,而你卻不自知

你有沒有意識到:強烈的付出感,其實是隱形的壓迫控制。所以中國孩子不敢表達自己,壓抑的感覺來源於這裡。用聽話控制,用付出來控制,用對你好來控制。都是事實,都很真實。

你的付出隱藏著對孩子的控制,而你卻不自知

有一位來訪者說:從小就是媽媽的情緒垃圾桶,只要我不聽她的話,或是不把家裡清潔做好,就覺得對不起她,一切的根源在於父親對家庭不作為,她一個人太累了,一直到我結婚有孩子了,才學會拒絕她,才學會自己挑選衣服,在那之前我挑的衣服都不好看在她眼裡,現在我的生活感覺也在像她靠攏,唉~

你的付出隱藏著對孩子的控制,而你卻不自知

父母沒有邊界感,以為你好為理由的脅迫,對孩子來說真的是一種很大的負擔。

孩子長大後會不再接受這種付出式的母愛,所以,作為父母也不必再給孩子這種付出式的母愛。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無用的消耗!

但也有另一種極端的看法:

有位家長回應說:養兒防老,子女生下來就欠了父母,父母打子女,該!子女一定要聽話,子女是負擔,一年給幾萬,子女必須孝順,懂?我是你父母,這些事情你怎麼能讓我們做?白養你了!

你的付出隱藏著對孩子的控制,而你卻不自知

媽媽要求孩子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回饋自己的付出,沒有問題,哪怕是一句感謝,或者是體諒的態度,又或者是主動分擔的行動。媽媽呢,應該保證尊重孩子,不可以專制自私、無理要求。比如這位媽媽因為養孩子就覺得孩子應該回報父母的愛付出,其實就是一種變相交換,孝順父母是一個反哺的過程,愛滿自溢!人都是互相付出的、同時前提是互相尊重的,母子之間也是如此。

你的付出隱藏著對孩子的控制,而你卻不自知

另一個媽媽的行為就很值得我們讚賞:有次吃飯,兒子問她:”媽媽,你是不是不捨得吃雞翅,就都給我了呀。”她說:“沒有呀,我沒有不捨得吃,就是不想吃而已。 還有他每次說愛我的時候,我都會跟他說,你應該最愛自己,然後才是其他人,你要先愛自己,才有愛別人的能力。 雖然他還不到4歲,但是希望他從小就知道這些。不要讓愛成為負擔。”

你的付出隱藏著對孩子的控制,而你卻不自知

是呀,不要讓你的愛和付出充滿犧牲感,孩子會莫名揹負負疚感。這是一種難以言說的不痛快!

同時,也有一個現實情況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比較信奉養兒防老,爸媽催婚生孩子的原因就是:“在不結婚生孩子都沒人給你養老送終。”

確實,無私的父母是少數,大部分都是有所期待求回報,不然不會有“養兒防老”這句話存在。

作為長大的孩子我們要明白:世界上沒有無私的感情和付出,人性如此,自私是我們人性裡的基因,可否認!

你的付出隱藏著對孩子的控制,而你卻不自知

作為家長也要明白: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續他是一個人需要尊重,衣食住行需要尊重,不是說你養大他,可以隨便發洩自己在生活中的煩惱,如果一個家庭父母煩惱很重,那麼孩子如同生活在地獄一樣,精神虐待一樣很可怕,你生孩子是因為愛,不是因為控制,當你會愛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愛你,因為人是相互的!

你的付出隱藏著對孩子的控制,而你卻不自知

最後,給家長們一句建議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儘量讓孩子能夠輕鬆上陣,不要給孩子太多不必要的思想包袱。孩子不會因為你的思想綁架就更愛你,只會被逐漸消耗自己而失去愛的能力和飛翔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