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常見,但這種你不一定吃過,來自北方的黃毛鯉魚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唐代詩人戴叔倫在他的《蘭溪棹歌》中將山水的明麗動人,月色的清爽皎潔,漁民的欣快歡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明澈秀麗的畫卷裡,雖然詩文中的鯉魚不是作者所見實景,但能在美景美文中聯想到鯉魚,可見自古以來,鯉魚一直就具有吉祥歡樂的屬性。

鯉魚常見,但這種你不一定吃過,來自北方的黃毛鯉魚

鯉魚,原產亞洲,是中國人餐桌上的傳統美食,後引入歐洲、北美及其他地區,是世界淡水魚類中品種最多、分佈最廣、養殖歷史最悠久、產量最高者之一,因為歐美地區的人們不喜歡吃這種刺多的魚類,所以近年來在很多地區成氾濫之勢,這一狀況確實讓中國的吃貨同學們看在眼裡,痛在心頭啊!

今天海錯坊為大家介紹的鯉魚大有來頭,不光“金甲”加身,更是皇家御用。

鯉魚常見,但這種你不一定吃過,來自北方的黃毛鯉魚

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當年在新賓興起,後建都瀋陽。期間大批運送物資的騾馬車隊來往於瀋陽與新賓兩地之間。為方便行軍休整,在渾河、蘇子河和社河的匯流處,設置了伙房燒飯,“大夥房”也逐漸成為了這個區域的名字。一日努爾哈赤與眾將於水邊合議,突聞魚躍水面之聲,遂循聲而至,觀之,黃毛鯉魚結群躍於水面,眾將忙跪拜於地,稱“此乃天降祥瑞,寓意我主皇袍加身,成就大業之兆。” 從此,每逢重要聚會,大夥房的野生黃毛鯉魚固定成為了餐桌上的重量級菜品。

鯉魚常見,但這種你不一定吃過,來自北方的黃毛鯉魚

大夥房水庫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東洲區,南依渾河之畔,北鄰瀋吉線202國道,由渾河、蘇子河和社河匯流而成,是帶狀河谷型水庫,水庫最大水深37米,最大庫容量為22.68億立方米,庫區正常養魚水位124米,相對庫容8.33億立方米,相對水面67.20平方千米。

鯉魚常見,但這種你不一定吃過,來自北方的黃毛鯉魚

水庫地理緯度較高,氣溫低,水溫也同樣低於其他水域,使這裡的魚類擁有較長的生長週期,加上庫區內豐富的沉水植物和底棲動物,提供了充足的天然餌料,生長過程中無人工投餵,無化學汙染,造就了大夥房水庫鯉魚優良上乘的品質。

鯉魚常見,但這種你不一定吃過,來自北方的黃毛鯉魚

這裡的鯉魚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佳,鈣、鐵含量較高,各種氨基酸種類組成及配比合理,並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每百克魚肉含蛋白質17.4-17.5克、脂肪1.8-7.73克、維生素B20.036-0.166克,每千克含鈣177-736毫克、鐵3.9-24毫克,營養價值高於普通鯉魚。

鯉魚常見,但這種你不一定吃過,來自北方的黃毛鯉魚

大夥房水庫的鯉魚體形為紡錘狀,扁長均勻,尾巴短頭較小,脊背寬,腹部肥大,體態健美豐滿。鱗大,背部鱗色呈淡黃褐色,體側鱗色金黃。剛出水時,胸、腹、臀、尾各鰭均呈金黃色和橘紅色,腹部白色或黃白色,對生活環境適應性強,食性粗廣。觸手滑潤,蹦跳有力,腥味淡而鮮味濃。

鯉魚常見,但這種你不一定吃過,來自北方的黃毛鯉魚

大夥房的黃毛鯉魚怎麼吃?家常燉鯉魚的做法最適合。

主料:大夥房黃金鯉魚一尾,3-4斤。

調料:色拉油25克、鹽、味素、蔥、姜、大料、老抽、生抽、蔥花、蒜末、香菜末。

做法:

鯉魚整理乾淨,切成大塊。

魚頭劈開,炒鍋加底油。

下蔥段、姜塊、大料,略炒一下

鯉魚常見,但這種你不一定吃過,來自北方的黃毛鯉魚

加入開水,下入魚塊,燒開,去浮沫加鹽,生抽、老抽、味素(水要沒過魚塊)燉至魚湯黏稠時出勺裝盤,撒上蔥花、蒜末香菜末即可。

鯉魚常見,但這種你不一定吃過,來自北方的黃毛鯉魚

讀一首詩,做一道菜,學不完的中華文化,品不盡的人生百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