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與日俱增,美還出臺新規染指中俄,必須警惕美國放棄“底線”

美國疫情確診人數破百萬時,世界各國包括世衛在內期待著美國能開始給予足夠的重視,採取行之有效的必要措施而不是繼續放任疫情蔓延。但令人失望的是,美國在疫情破百萬後,做了三件事。一件是對世衛發難,不僅斷供還要另外組建與世衛影響力相抗衡的機構。第二件則是加強在波斯灣的軍事部署,試圖對伊朗挑起戰爭。而第三件事,則是出臺新的規定直接將矛頭指向中俄,對此我國必須要給予警惕,因為現在的美國已經基本徹底拋棄了“大國底線”。


確診與日俱增,美還出臺新規染指中俄,必須警惕美國放棄“底線”

近日,根據觀察者網報道稱,美國再次加大了對華出口限制。其中包括像是民用飛機的一些零部件、半導體設備等等,必須經過特許才可對華以及俄羅斯出口。此舉措一出,美國上下更是一片唉聲嘆氣,這無疑損害了不少美國企業的利益。可即便如此,特朗普當局還是一意孤行地推動該項新規落實。美國疫情如此嚴峻,甚至經濟遭遇重創。本應該放寬出口來振興經濟,為何美國反而要對華以及針對俄羅斯發起嚴苛的出口限制呢?特朗普此舉到底想幹什麼?答案其實不難猜測,特朗普想要干預我國在全球民用飛機和半導體等高科電子領產業鏈的核心地位。

確診與日俱增,美還出臺新規染指中俄,必須警惕美國放棄“底線”

同時,特朗普當局又因為手中掌握著“出口豁免權”,可以大肆拉攏親共和黨的美國公司,允許他們對華、對俄羅斯出口。同時又可以趁機打壓親民主黨的公司,通過該新規政令限制他們的企業對華、對俄羅斯出口。可以說,既影響到我國,同時又能打擊民主黨勢力。還能借助對我國的打壓,迎合部分美國人的心理滿足感,為特朗普競選連任贏得支持,可謂是一石三鳥之計。只是特朗普此舉正在擾亂全球化進行,同時也將美國的“反全球化”意圖暴露得一覽無遺。這樣做的結果,只會導致美國企業被慢慢的排擠出全球化,但顯然特朗普當局已經不在意美國的未來,他們想要的只是滿足一時的“痛快”,讓美國看起來“收穫良多”。

確診與日俱增,美還出臺新規染指中俄,必須警惕美國放棄“底線”

但是,真正令我國必須要警惕的是美國此舉背後的態度,那就是美國或已經決定對華、對俄羅斯升級貿易戰。然而疫情這個特殊時期,只有與中國和世界展開合作,才能更好地遏制疫情。但美國卻反其道而行,意味著美國可能已經決定不再顧忌疫情,並藉助疫情展開“攻勢”。不要小看這一點,一旦美國放棄這個底線,美國可能會因為“開放疫情”,反而迎來更多的合作。當然,這一舉動無疑會增加民眾感染風險,但很顯然歐洲各國的經濟已經撐不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可以說,這一次我國為了民眾的安危,一直在苦苦支撐。這令國人感動、驕傲的同時,也要看到這份付出背後慘痛的代價,那就是我國經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

確診與日俱增,美還出臺新規染指中俄,必須警惕美國放棄“底線”

而美國很顯然打算依靠“底子厚”和新的限制政策來極限打壓我國和俄羅斯經濟。不過,美國想要靠這樣“不入流”的手段讓我國屈服,他們很顯然想得太簡單了。無論是美國自己的企業還是民主黨,一定會和主張這麼做的特朗普當局與共和黨對著幹。同時,我國一直在努力融入、深化全球化進程,並且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的核心產業鏈並且擁有上下游完備的工業體系,這絕非美國所能輕易“打壓”的。

確診與日俱增,美還出臺新規染指中俄,必須警惕美國放棄“底線”

實則上,美國對華打壓影響到的是全球,而來自全球化的“反作用力”註定會讓美國自己“放血”放得更嚴重。最終熬不到最後的,其實會是美國,而非中國。但是,這一場“博弈”,註定沒有贏家,我國也會遭受極大的損失,如何提早應對是關鍵!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