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葵花寶典》是分上下兩冊的,欲練此功,不必自宮啊

《葵花寶典》想必大家不陌生吧,特別是裡面第一句話“欲練此功,必先自宮”害的嶽不群、林平之、東方不敗等人都自宮成了娘娘腔。但是真正的《葵花寶典》真的需要子宮嗎?

原來《葵花寶典》是分上下兩冊的,欲練此功,不必自宮啊

大家都是知道無論是《葵花寶典》還是《辟邪劍譜》其實都是殘缺的劍譜。最早期的版本中,《葵花寶典》由一男一女合著。男方名字中有一"葵"字,而女方名字中有一“花”字,故名《葵花寶典》。這對男女原為恩愛夫妻,其後因事反目,各自創出的半部寶典更是互相剋制。《葵花寶典》亦因此分為兩半,一為乾部,一為坤部,江湖中亦有人將之稱為"天書、地書"、"陰錄、陽錄"。

在早期版本中,《葵花寶典》與華山派的"紫霞功"有著密切的關係,有道是"紫霞秘笈,入門初基。葵花寶典,登峰造極"。

原來《葵花寶典》是分上下兩冊的,欲練此功,不必自宮啊

在金庸修訂小說後,《葵花寶典》改為由宮中宦官所創,但到底為何這樣的一個高手會擔任宮中太監,卻無人得知。《葵花寶典》雖然精奧,當中卻留下不少難題留待後人解答,但這部秘笈如何流到民間,卻是不得而知。寶典中所載的武功,卻是精深之極, 三百多年來,始終無一人能據書練成。

另一段,福建少林寺的和尚渡元奉命前往華山討要寶典殘本,嶽、蔡二人直承不諱,兩人並向渡元禪師請教寶典殘本里面的武學,認為渡元禪師為紅葉禪師高徒,必有蒙紅葉禪師傳授寶典裡面武學。而渡元靠自身領悟力解釋一番。憑著記憶將自己領悟到的記下寫於袈裟之上,自創出七十二路辟邪劍法,後來也不回福建少林寺,還俗並自稱為林遠圖,開設鏢局。 方證大師認為當時嶽蔡二人所記的,本已不多,經過這麼一轉述,不免又打了折扣。但是他們的手錄本殘缺不全,本上所錄,只怕還不及林遠圖所悟。

《葵花寶典》之後流傳到莆田少林寺,由當時方丈紅葉禪師保管。當時正好華山派門人嶽肅與蔡子峰拜訪,偷閱寶典,匆匆之際,二人不及同時閱遍全書,當下二人分讀,一人讀一半,被紅葉禪師發覺,認為此害人之物不得留世,於是焚燬。

嶽、蔡二人返回華山後,彼此把各自抄寫的部分拿出比對,居然完全合不上,於是互相懷疑,以至兄弟反目。

從此二人文爭武鬥,激起華山劍宗與氣宗之爭。小說中風清揚屬劍宗、嶽不群屬氣宗。

原來《葵花寶典》是分上下兩冊的,欲練此功,不必自宮啊

後日月神教大舉攻入華山派,為的就是奪取當年嶽肅與蔡子峰二人所筆錄的《葵花寶典》殘本,激鬥後"日月神教十長老"戰死於華山派,渡元禪師從嶽蔡二人處得悉寶典經文,憑自己所悟,創立辟邪劍法,改名為林遠圖,威震江湖。但殘本亦被日月神教奪去,輾轉由東方不敗習得。寶典中的武功博大精深,但兇險至極,練功時,首先要自宮淨身。莆田少林寺方丈紅葉禪師圓寂之時,認為這本秘籍修習起來殘傷身體,難關很多,傳世非武林之福,就把它投入爐中火化。

上述這一段,乃令狐沖與少林寺方證大師、武當派沖虛道長密會時,由方證與沖虛訴說。

葵花寶典的第一頁註明"欲練神功,引刀自宮。"意思是修練前必須先自宮,否則會"慾火如焚,登時走火入魔,僵癱而死。

傳說記載據前朝太監說,當初著此寶典並非要人都去自宮練功,人應常保平常之心,不應妄動淫褻之念。這是基本,如果不是那樣完善的全本葵花寶典也許並不需要自宮了,後來由於出現了某種事故在完善葵花寶典的過程中出現了某種原因才不得不自宮的方法來緩解,否則會"慾火如焚,"東方不敗曾曰:"我初當教主,那可意氣風發了,說什麼文成武德,中興聖教,當真是不要臉的胡吹法螺。直到後來修習《葵花寶典》,才慢慢悟到了人生妙諦。其後勤修內功,數年之後,終於明白了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的要道。"

原來《葵花寶典》是分上下兩冊的,欲練此功,不必自宮啊

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葵花寶典》最初是一對恩愛的夫妻所創,因為男子出現了利益和感情上的問題,所以女子就懷恨在心,認為天下所有的男子都是可恥的,所以將《葵花寶典》加以改動,專門去害男子,特別是利益熏天的男子看到這樣的武功一定會忍不住去練,自宮了那麼她的陰謀就得逞了,這也是報復男性的一種手段吧。

各位大俠您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