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火鍋,它的出現無論對於食客還是廚子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因為只有火鍋,能完美解決眾口難調的問題。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但對於飯桌上的老饕來說,吃火鍋大概是最讓人難受的事情了,因為總有些小夥伴會 “不守規矩”,讓人看著心裡彆扭,比如— —吃什麼都蘸麻醬。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吃重慶火鍋蘸麻醬?”

“吃港式火鍋蘸麻醬?”

“吃潮汕火鍋蘸麻醬?”

“壽喜燒也...你打住!”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其實並不是在飯桌上犯了強迫症,老司機們只是希望你能嚐嚐這些火鍋最為傳統而地道的味道。其實小料的選擇只是冰山一角,這沸鍋邊上的講究可大有說頭。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簡單的推薦幾家火鍋店,還不如給大家講講:火鍋到底要怎麼吃。

拿好筷子我們準備開始燙重慶火鍋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去問每一個出國留學的海歸,問他們回國最想吃什麼,答案十有八九是重慶火鍋。自川菜一統天下以來,川渝人民憑藉重慶火鍋又一次將萬里江山染成一片紅!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當然在這個問題上,四川和重慶是互相不爽的,“重慶”火鍋這個名字甚至都還要爭一下。不過對於只負責動嘴的我們來說,叫什麼就隨你們啦反正我們吃著開心哇哈哈。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重慶火鍋全名叫重慶牛油火鍋,名字上清清楚楚地寫了,正宗的重慶火鍋一定要用牛油、牛油和牛油熬出鍋底。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開始製作鍋底時的油水比例將近7:3,熬油的同時會加入醪糟和白酒,吃著更爽口,同時還能有效去除牛油的腥味。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重慶火鍋的鍋底都是越熬越香,隨著水汽蒸發只剩一鍋紅辣的滾油,所有的食材都在其中翻騰。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重慶火鍋又名毛肚火鍋,所以涮鍋的時候毛肚必須要有,同時不可少了另外兩樣靈魂食材:鴨/鵝腸和黃喉。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想當年貴州盛產黃牛,沿水陸兩路成群運往重慶,宰殺後的牛肉和牛皮販售出去,牛下水卻無人問津。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這些“毫無價值”的附屬品,很快就被吃不起牛肉的馬幫、縴夫所發現並善加利用,在放滿辣椒的滾油一涮便吃,就成了火鍋的雛形,還不快跪謝勞動人民的智慧!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作為靈魂食材,這三樣食材從取材到涮法都不能含糊。首先說說毛肚,現在的火鍋店裡一般都會在鮮毛肚前加上“屠場”二字,屠場就是屠宰場啦,意在體現毛肚的新鮮程度。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鮮毛肚比起水發毛肚,無論口感還是味道都不知高到哪裡去了。涮毛肚千萬不能久涮,筷子都不要撒開,提著毛肚在鍋裡“一提三晃悠”,見其稍稍變硬就趕緊出鍋下嘴,爽口到爆炸。

...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而鴨腸、鵝腸作為食物,在川渝地區之外可並不常見,大概只有火鍋才是它最美味的做法。一般來說鵝腸因為更厚更寬,口感比鴨腸更好(更貴)。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新鮮的鵝腸或者鴨腸涮鍋時一如毛肚,不要放筷子,夾腸入鍋“七上八下”,見其微微卷曲就可以下嘴了,脆爽程度甚至超過毛肚,過口不忘。更有甚者點上數份鴨腸,下鍋如下面,直接當面條吃。

...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黃喉相比之下就不用那麼講究了,直接扔鍋裡,但時間也不宜太久,依舊是捲曲變硬即可撈出。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除了靈魂三菜之外:辣牛肉、鴨胗、耗兒魚、腦花、鮮鴨血,都是極好的。至於鮮牛羊肉切片嘛......其實可以另尋他處==有更對味的吃法。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除了鍋裡涮的,鍋外不要忘記來一盤炸酥肉!畢竟重慶火鍋裡有半鍋牛油,口味太重 ,吃久了口腔裡會充斥著火辣辣的油膩感,這個時候一盤酥爛鮮香的酥肉就很有必要了。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一口下去肥而不膩,酥脆爽口,權當中場休息小零食。以炸肉解油膩,也算重慶特色了......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說完鍋底和食材只剩下至關重要的細節— —小料。老溼是個講理的人,所以先講講重慶火鍋為什麼要蘸蒜泥香油: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首先是易於降溫,油類導熱速度十分快,所以將剛出鍋的燙嘴食物浸入香油中可以快速降溫。而且,涼得快=吃得快=吃得多,當大家在一個鍋裡搶吃的的時候,這重要性還用我說?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其次是味道加成。蒜泥和香油雖然聞著味道大,但是在嘴裡對味道的影響並沒有太明顯。重慶火鍋的味道在於鍋底而非小料,因此油碟在味道上的加成是細微而恰到好處的(不像某醬)。

...

看我這麼苦口婆心的擺事實講道理

你說你吃了十幾年的火鍋,我卻說你不一定吃的對!

下次嘗試一下油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