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神仙女神學霸":輔修雙學位、成績第一,受北大邀請,如今保研985!

作為一個理科生,她卻"誤入"行政管理專業,回憶起來,是陰差陽錯,也是不期而遇的幸運。她笑稱自己是平平無奇的"非天賦型"學子,卻在學習中感受到了行管專業的獨特魅力。靜下心來學習的她收穫頗豐,

綜合排名專業第一,如今更是保送人大。她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6級本科生——張紫馨。本期推送,帶你瞭解這位理科生從迷茫到"真香"的求學路。

武漢

張紫馨,中共黨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任班級就業委員,輔修商務英語雙學位。曾獲得國家獎學金、校一等優秀學生獎學金、省翻譯大賽二等獎等榮譽;在校期間主持和參與兩項大創項目,多次參加寒暑假社會實踐和"博文杯"項目,獲得"優秀成果獎"和"先進個人"稱號;在"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省級一等獎,受邀參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青年論壇。專業成績與綜合排名均為專業第一,績點3.93/4.0,保送至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從心如死灰到"真香",愛上行管專業

高考後,張紫馨成功考入心儀的學校,但由於專業調劑,她對即將入讀的"行政管理"專業一無所知。入學前,張紫馨以為這是一個類似政治學的專業,並不適合她這個理科生。她回憶道,當時自己心如死灰,開學之前就做好了給大家墊底的準備。然而,隨著課程的開展,張紫馨逐漸感受到行管專業的魅力。它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經濟、法律、管理的相關知識都有所涉及,老師曾開玩笑道:"你們學好了就是'萬事通',學不好就是'狗皮膏藥'。"

武漢

作為以複合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專業,理科生和文科生在數學思維、文字表達上各有優勢,並無絕對的適合與不適合。除了公共政策等專業課,社會保障、公共關係等課程也樂趣滿滿。小到"如何遞名片"的公關禮儀,大到"房價居高不下"的背後原因,行管學子們在潛移默化中走向成熟得體,並學會從專業視角解讀社會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張紫馨也逐漸認識到公共管理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博文明理、厚德濟世的八字校訓在她心裡也有了更為深刻的含義。公共管理大家庭的溫暖,來自師兄師姐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來自老師的傾囊相授、親切關懷,還來自於學院形成和傳播的報國為民、服務社會的公共精神,都讓張紫馨印象深刻,受益匪淺。

從理論到實踐,探索之路無止境

在張紫馨眼中,自己的大學生活充實且精彩。參與新生舞蹈、校運會接力賽、寢室文化設計大賽、"挑戰杯"入圍省賽都讓她印象深刻。大一的暑假,張紫馨第一次以成員的身份參加社會實踐,圍繞共享單車停放空間的問題進行了實地調研,走入交通局對隊長進行了深度訪談;隨後她又主持和參加了校級、國家級大創項目,和隊友甘苦與共的經歷刻骨銘心;利用假期跟隨老師下鄉調研7天,整理形成六萬餘字的訪談記錄,新奇有趣之餘滿載收穫而歸……

武漢

團日活動設計大賽上的舞蹈表演

武漢

馬來西亞志願教學

在實踐的過程中,張紫馨逐漸體會到,科研是一個辛苦卻有趣的過程。它不僅帶給張紫馨心性的磨練與鍛造,更使她意識到,探究知識的道路上雖曲徑通幽,卻別有洞天、引人入勝。張紫馨感慨道,那些真正喜歡的人和事,都值得我們去堅持,而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不怕未知的前路,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武漢

枝江下鄉調研(右二)

從迷茫到堅定,從陌生到喜愛,張紫馨已與行政管理專業結緣近四年,本科生活即將走向結尾,但點滴美好將永駐心中。正如文泰樓每晚播放的那首歌唱的:文瀾的走廊、文泰的雕像,幾度冬夏一直是你陪在我身旁……每年都有無數中南大學子從這裡走向天南地北,願你們留下回憶,帶走收穫與成長。也衷心祝願張紫馨,能帶著在中南大積澱的知識與經驗,繼續揚帆遠航,探索更廣闊的天地。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招生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