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這個就說要理財?活該你賺不到錢!

不懂這個就說要理財?活該你賺不到錢!

最近有不少朋友問錢包君,到底買什麼理財產品比較好。

但是當錢包君問他,你的理財目標是什麼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能回答上來。大概在很多人看來,理財就是單純的賺錢吧。

然而實際上,理財並不是這麼簡單粗暴的賺錢哦。

理財目標是決定理財規劃的基石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理財目標是什麼,要在什麼時候存到/賺到多少錢,那麼你怎麼確定自己應該找什麼收益範圍的理財產品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依你的收入水平和財務目標,可能你只要安安穩穩地把錢存在定期儲蓄裡面,每年拿5%的收益就夠用了,那你就不需要冒更高的風險去購買基金和股票。相反,如果你的收入比較低,但未來的財務目標比較高,那麼低收益的理財產品是肯定不夠的,還必須做好高風險的理財產品配置。

不懂這個就說要理財?活該你賺不到錢!

沒有理財目標就無法堅定理財決心

以為理財就是賺錢的朋友,一般都有一個特點。不願意學習比較複雜的理財知識,只想賺快錢。當購買慾上來了,就馬上拋棄自己的理財規劃,把錢都拿去買買買。

這個也很容易理解,因為沒有目標嘛。所以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可以輕易放棄賺錢的計劃。

怎麼制定理財目標

先確定自己理財是為了什麼。有些人是為了做好養老儲蓄的準備,有些是為了籌集子女的教育基金,也有的是為了可以每年出國旅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目標,應該儘早明確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明確目標之後,就要粗略計算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怎麼做。

舉個例子,例如我要做好養老儲蓄的準備。預計退休後每個月的生活費是3000元一個月,需要準備20年的費用,那麼總計就是大概72萬。假設我還有20年退休,那麼我就要在這20年內準備好這72萬,平均下來每個月要儲蓄3000元。那你就要算一下,一個月是否能存3000元。如果只能存2500,那就有500的缺口。你可以通過開源的方式,也可以通過投資的方式去補充這500塊錢。如果要投資,那可能就需要投資一些高風險的理財產品,自己是否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如果現在還沒有這些知識,是否需要付出些時間去學習。

就這樣一層一層地抽絲剝繭,才能最終確定自己的目標、計劃,才能決定好理財的方式。

所以說,理財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不是看見哪個產品賺錢就去買什麼。先了解清楚自己,再好好決定吧。

不懂這個就說要理財?活該你賺不到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