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厲害的設計,隱藏功能太逆天

引言

大家都知道,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大都蘊藏在文物中。要說聞名世界的寶貝,那就不得不提到秦始皇的兵馬俑了。秦始皇作為中國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的帝王,歷來人們對他都是褒貶不一的。但是沒有人能夠抹殺他的功績和他為後人留下的氣勢恢宏的兵馬俑。要知道,身為統治者肯定會有一些非常人能接受的手段的,所以對秦始皇不必吹毛求疵。今天介紹的這個寶藏,就是秦始皇兵馬俑中的一個物品。它看起來不是那麼價值連城,但在分析它的設計和構造時,人們大呼太逆天了,尤其是它的隱藏功能,更是讓人驚歎古人的智慧和工藝,它就是秦始皇銅車馬上的一把傘。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厲害的設計,隱藏功能太逆天

01

這把在黃銅車馬上的傘看起來並不怎麼引人注目,它是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側出土的。根據它的形態,考古專家判斷其存在的年代應該是公元前210年前。由於年代久遠,加上黃銅車馬體積大,清理極慢,所以出土之後,國家特地組織了文物修復的專家,歷時八年將它完整復原。由此可見,我國對文物是相當重視的。要知道,在這之前,我國的考古專家也曾經發現過不少古代車馬,但是那些車基本都是木質的,等到被專家發現時也被腐蝕得相當嚴重了,而這輛黃銅車馬的出土,讓我國專家第一次能夠了解古時候皇帝座駕的全貌,由此可見,這輛黃銅車馬可謂是價值連城。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厲害的設計,隱藏功能太逆天

02

銅車馬內外都繪著無比精美的紋路,車上的裝飾品也有十幾公斤的重量,可以說銅車馬每個地方都彰顯著秦始皇高貴的身份。這樣的馬車對我國曆史研究具有重大的價值,修復成功的時候,我國專家十分激動。而今天要講的這把傘,就在這輛高貴的馬車上立著。它的外表沒有金器那麼奪目,甚至看起來太普通了,很多人以為它只是簡單地用來遮風擋雨的工具而已,其實不然。

要知道,這把傘背後的科技含量和歷史價值更加深厚,甚至可以說是秦始皇陵中的一個亮點,放到今天,它的隱藏功能可以說相當“逆天”。其實傘是由古代的“障”演變而來的,本意就是為了給出行的帝王遮擋太陽和車馬揚起來的塵土才設計的一種獨特的遮擋物,但後來慢慢演變,竟然成為了一種儀式,就是大家在電視劇中見到的那種,在皇帝身後的宮女所撐起的巨大裝飾物。秦始皇陵中銅車馬上的傘,主要作用的確也是遮擋陽光和規避塵土的,但是聽過講解員解釋就會發現,這把傘的功能不僅僅如此。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厲害的設計,隱藏功能太逆天

03

玄妙之處在於傘柄,也就是說傘柄才是隱藏功能的主角。從設計方面看,這輛銅車馬的傘座和傘柄之間並不是手動的,而是自鎖式的閉鎖結構。這種結構在古代很少見,由此可以看出當時工匠的智慧。其中,傘座帶有暗槽,可以將其鎖死,也可以將其打開,而且轉換方式及其輕鬆。同時,為了加固傘柄,上面還設有扣鎖杆,這個杆上設置了一個活釦,與現在大家見到的圓環型活動插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設計可以說十分巧妙,因為它能夠防止在劇烈活動時傘柄被折斷。最厲害的是,

考古專家在這把傘上發現了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銅齒輪。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厲害的設計,隱藏功能太逆天

結語

這個青銅齒輪就位於傘頂端和傘蓋兒連接的地方,起到承接傘蓋,連接傘骨的作用。要知道,這個齒輪的位置極其巧妙,通過它,傘蓋承受的壓力便能均勻一些。沒想到在秦始皇時期的物品竟然也有物理知識。更厲害的是這把傘的隱藏功能,竟然

可以自由拆卸。將傘蓋與傘柄分開,十分像單獨的盾牌和矛。也就是說,在危急時刻,傘柄能夠充當武器,而傘蓋便可以起到防禦的作用。由此可見,秦始皇對安全方面的考慮十分周到。要知道在歷史上,秦國是以戰爭暴力統一了六國,所以秦始皇樹敵不少,在出行路上肯定有人會對他下手,所以才有了這種帶有逆天隱藏功能的傘。

參考文獻:《兵馬俑》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