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那點事——開篇

妻舅三十多年前在蘇州大學唸的就是管理學。二十年前我在黃浦江邊的母校又選擇了同樣的專業。無論經營自己的生意,還是擔任公司的高管,說起管理總是感觸良多。管理是一門科學,可以用心理學的方法分析團隊的群體意識,也可以用統計的方式研究顧客的行為邏輯。管理也是藝術,派別左右的平衡,層級上下的聯動,依賴高超的人際手腕。管理,並不是什麼高雅孤冷的所在,everything needs to be managed.


二十年一直在企業從事管理工作——在世界500強做供應商發展和管理;在政府主導的企業園區負責PR和項目融資;在一線的金融科技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位。從戰略到執行(市場),從風控合規到人力資源和財務內控,整個把管理涉及的主要業務領域都深入研究和實踐。私人企業、國企、外企,從家族管理到全球多元化的職業環境,也可以算是遊刃有餘。各類人際關係、不同形式的溝通和各種紛繁複雜的場景局面,總是可以從理論認知和實踐經驗中找到分化拆解的招數利器。這個過程必然還會持續下去。伴隨一次次苦難的經歷,對於管理的感知與認知也會繼續深化。


對於許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這些都是職業生涯中必須逾越的山頭。步入第四個年頭的校園招聘季,疫情完全打亂春季招聘的節奏,卻有機會深入接觸——在從校園到職場這個最重要人生節點的——年輕人。回想起十八年前的同樣的盛夏時節,大學同窗們懷裡揣著快速打印的一疊疊紙質簡歷,穿梭於上海八萬人體育場招聘會鱗次櫛比的攤位——在時下快速便捷的溝通環境裡,初入職場的人們並沒有比二十年前具備更高更強的能力和適應性。簡歷模板、面試寶典不僅沒有提供在侷促的時間範圍裡展現自我能力,擊中面試官訴求的解決方案,反而讓原本應該清澈的表情混雜了尷尬且格格不入的油膩感。


管理是從起床開始琢磨早餐搭配就被持續使用的能力。關於管理的那些事,可以說一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