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 中國導演斬獲最佳編劇

當地時間9月8日,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圓滿落下帷幕。

主競賽單元獲得最高獎項“金獅獎”的是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的影片《羅馬》。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 中國導演斬獲最佳編劇

最初看到這個名字,還以為是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實際上不是,之所以叫羅馬是因為故事發生在墨西哥城一箇中產階級社區「羅馬」,講述年輕女傭Cleo為長期與丈夫分離的Sofia一家工作,照顧著Sofia的四個孩子,而突如其來的消息使得Cleo與四個視為己出的孩子面臨生離死別。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 中國導演斬獲最佳編劇

《羅馬》是卡隆導演半自傳性質的黑白影片,是他的西語電影迴歸之作。講述的是他在上世紀70年代的墨西哥城長大的經歷,七十年代初期、卡隆童年時代撫養他長大的女傭以及家庭的故事,這部作品無疑飽蘸著深情,成了卡隆最私密的一部電影。

《羅馬》一經上映,獲得超高口碑,這也引起了對這部影片的強烈興趣。場刊評分達到4.65分。不僅僅是高評分,黑白電影也是吸引我的一個點,電影描述的是七十年代初期,黑白就有一種年代感。

作為觀眾來說是十分期待,期待故事劇情,期待每一幀的展現期待家鄉的故事更是因著半自傳想要去了解導演阿方索·卡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寵兒》,主演之一的石頭姐憑藉《愛樂之城》拿下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她的新作讓人期待。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 中國導演斬獲最佳編劇

《寵兒》也算是這屆電影節的大贏家了,得到兩樣大獎——評委會大獎和最佳女演員。說到這部電影就不得不提最近大熱的《延禧攻略》和《如懿傳》,這兩部就是宮斗大戲。

而《寵兒》也“宮鬥”,以18世紀早期英格蘭最後一位女王安妮(奧利維亞·科爾曼飾)的統治時代為背景,講述了公爵夫人莎拉·邱吉爾(蕾切爾·薇茲飾)與女僕阿比蓋爾·希爾(艾瑪·斯通飾)為得到安妮女王信任而上演了一場場勾心鬥角的故事。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 中國導演斬獲最佳編劇

預告片就看得出明爭暗鬥、爾虞我詐,當中三個女人之間的權利的鬥爭被三位女演員配合默契的表演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樣的劇情,這樣的演員陣容,這樣的高評價,不得不說是衝奧大熱,石頭姐如果憑藉這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話,那就是雙殺了,去年她就憑藉《愛樂之城》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 中國導演斬獲最佳編劇

根據期間出爐的媒體口碑評分 羅馬和寵兒都為9分,為全場最高。

兩部影片的媒體口碑佔據了領頭羊的位置,可以說絕對是奧斯卡的種子選手,我們也期待這兩部影片在接下來頒獎季的表現。

這屆電影節一共有21部電影角逐主競賽單元,很可惜的是在角逐金獅獎的電影中沒有華語電影。

這幾年華語電影票房上去了,但在國際上獲獎(特別是獲得重要獎項)的電影卻很少,看一看那些年的獲獎電影,內心的激動與自豪無法完全描述。

那些獲獎的影片有對文化或歷史的反思,也有人物關懷或者對社會的洞察。

都是好電影

就單說威尼斯電影節,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獲得金獅獎也是2007年(第65屆)李安導演的《色戒》,距現在已經有十一年了,那年李安導演獲獎之後,中國實現金獅獎的三連冠,真的很自豪。

但現在“空窗期”太久,不知道中國電影人著急與否,就說作為觀眾的我,內心很著急,急切的希望華語電影能出佳片,能在各大電影節上獲獎。

現在電影重商業性,現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大多也都是滿足商業性的同時也透過電影看到一些本質,看到社會的一些普遍現象又或者是挖掘了人性。

這些對於華語電影來說或許是一個啟發。一部好的作品包含太多,唯商業性是不夠的,還需要一些其他的元素。我們期待更多的好電影現世,希望不會讓等太久。

值得高興的是這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領獎臺上有中國人的身影。他就是萬瑪才旦。

萬瑪才旦的《撞死了一隻羊》,獲得地平線單元的最佳劇本獎。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 中國導演斬獲最佳編劇

地平線單元是威尼斯電影節的兩個官方競賽單元之一,不能簡單看成第二梯度的評獎單元,重點鼓勵電影的實驗和創新,用以捕捉國際電影未來的潮流和趨向。

這次獲獎,也是中國人第一次斬獲地平線單元的獎項。這裡點一個贊!

《撞死了一隻羊》改編自次仁羅布短篇小說《殺手》和導演本人的短篇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講述了一個從小尋找殺父仇人的康巴男人,與在路上撞死了一隻羊的貨車司機相遇,從而展開的一系列復仇與救贖的故事。

預告片那句藏族諺語“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 , 那也會成為你的夢”讓人聯想萬千。兩個偶遇的人,各自有自己的執念,一個撞死了羊,一個要找人復仇,他們因為有著同樣的姓名“金巴”,似乎產生了某種關聯,其中一個人的放下,也救贖了另一個人。

讓人想到一個問題,殺手殺人和貨車司機撞死一頭羊哪一個更內疚,哪一個可以被原諒?法律上來說殺人罪過更大,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就內心的愧疚來說就不好衡量。夢與現實的交織,殺手與司機的之間的聯繫,他們各自找到了救贖的方式。

這樣的復仇故事與以往的套路不同,故事的講述方式也不同。有一種讓人想要去探究的魔力。

以下附上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的完整獲獎名單: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 中國導演斬獲最佳編劇

【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金獅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評委會大獎: 《寵兒》歐格斯·蘭斯莫斯

最佳導演: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奧利維婭·科爾曼《寵兒》

評委會特別獎:《夜鶯》詹妮弗·肯特

最佳編劇:科恩兄弟《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夜鶯》Baykali Ganambarr

【地平線單元】

“地平線”最佳影片:《蝠鱝》Phuttiphong Aroonopheng

“地平線”評審團特別獎:《Anons》Mahmut Fazil Coskun

“地平線”最佳導演獎:Emir Baigazin《Ozen》

“地平線”最佳劇本:《撞死了一隻羊》,萬瑪才旦

“地平線”最佳男演員:Kais Nashif《Tel Aviv On Fire》

“地平線”最佳女演員:Natalya Kudryasshova《The Man Who Surprised Everyone》

“地平線”最佳短片:《Kado》Aditya Ahmad

【VR競賽單元】

最佳VR影片:《Spheres》Eliza Mcnitt

最佳VR體驗:《Buddy》chuck chae

最佳VR故事:《L’ile des morts》Benjamin nuel

【經典單元】

最佳紀錄片:《The great buster:A Celebration》

經典修復影片:《聖洛倫佐之夜》

未來之獅最佳處女作:《我失去影子的那天》蘇迪德·卡丹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