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老六堡茶,卻不知如何分辨?

六堡茶之家,一個熱愛六堡茶的小團隊,致力於讓更多人喜歡六堡茶。

六堡茶是廣西千年名茶,屬於黑茶。

六堡茶外形色澤黑褐,湯色濃紅明亮,口感醇和爽滑,香氣純陳,具有越陳越香的特性,正是因為六堡茶的“越陳越香”,神秘而又別具誘惑。這個能喝的古董,時間的滋味,魅力究竟在哪裡?

一款正宗陳年的上品六堡茶熟茶,應是沒有絲毫異雜味(如,黴味,倉味),帶陳香,陳香不會霸道,但會很持續,很沉穩,出口有硬化感,口腔、舌面應無顯著澀感,茶味淳厚,於淳厚中體現出一種悠長的茶氣。

如何判斷老六堡的年份呢?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在20世紀裡,也有偽六堡,做熟做舊的現象,可當時的做熟做舊的六堡茶,留到現在,也算成歷史文物了。一般六堡茶常見的做陳、做舊的手法,是利用人工控制高溫高溼環境做舊茶葉,加速茶葉內物質的轉化,以“溼倉”手法來達到做陳的效果。對此,我們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溼倉”茶幹、茶湯是怎樣的?高溫做陳的茶麵為什麼會乾枯無光澤?高溼高溼的茶是怎樣的味道?喝“溼倉”茶為什麼會有喉頭髮緊(亦稱鎖喉)的感覺?

為了更好地鑑識老茶,須瞭解一下六堡的生產歷史,以及六堡茶原料,工藝發展的情況。鑑別老茶也不是單單看書就能區分,首先親身體驗真正的老茶,口感,滋味在心中作為標杆。年份太長的,價格貴,且難找,可以選擇品嚐10年內的六堡茶,細細體會這年份的陳香,感受其茶氣、茶韻的變化。

愛喝老六堡茶,卻不知如何分辨?

看幹茶的品相

常喝六堡茶的茶友都知道,六堡茶的年份越高,茶幹則越輕,其茶膠質會逐步減少,葉與葉之間的黏性減少,會變得鬆散,非常的輕,置於手中,與新茶相比明顯的輕。由於長期存放茶葉自然陳貨發酵,幹茶的表面會有一層自然的灰霜(注:常見做舊是溼倉存儲,溼倉存放也會有一層白霜,但溼倉做舊的茶會發黑,面上霜較死沉,沒有活性。市場上可看到的做舊普洱老磚,可從茶麵一層白的痕跡可以借鑑)。真正陳年幹茶顏色應是褐黃,褐紅,且隨著存放年份增加,其顏色會逐步偏深褐色,幹茶應該乾淨,無黴變的痕跡。

愛喝老六堡茶,卻不知如何分辨?

觀察茶湯顏色

一般而言,六堡茶由於原料和工藝原因,新茶往往會比較渾濁,新茶通常指1到3年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澄亮明淨,越老的茶越紅越透亮,越體現出六堡茶的“紅”"濃"特色。如果後期儲存溼度過大,或者受潮,或者故意做舊,會使湯色晦暗,甚至渾濁,茶友稱之為“醬油湯”,碰到這樣的茶,可要小心了。

愛喝老六堡茶,卻不知如何分辨?

細品茶湯的滋味

一款有年份的六堡熟茶,應是沒有雜味,沒有倉味,帶陳香,陳香聞起來非常舒服,愜意,在口腔會很持續,沉穩的感覺。入口是柔滑的,無明顯的澀感,茶味醇厚,於醇厚中體現出一種沉穩的“茶氣”。或因六堡茶品種不一樣,感受到的陳年茶韻有所不同。然,做陳做舊的六堡茶,幾道過後,口感會有明顯的澀味,有些不澀,茶湯則渾濁,葉底發黑,無彈性,無活性。喉頭往往會感覺有點緊,不舒服,鎖喉現象。

藉助顯微鏡鑑別

通過對比不同年份的幹茶,通過顯微鏡觀察,有所不一樣。

三五年內的新茶纖毛,呈現很明快,亮麗的嫩黃,淺黃色,而且羅為通透。

十年後的六堡茶,纖毛會稀少,茶表面少見,表面顏色變為黃色,深黃,顯得純粹自然。

此方法,作為鑑別的一種,是否真的老茶,還需要綜合判斷,最終還得是否合自己口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