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中國在無人機領域的發展可以說是壟斷世界,大疆的消費級無人機壟斷了美國70%的市場,美國曾經兩次對大疆進行制裁,卻最終迫於大疆的市場率和技術能力,最終不了了之。

而在軍用大型無人機市場,中國也是一樣,世界領先,早在2015年,中國就發表了限制大型無人機的出口的通告,此外,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和無人駕駛飛艇相關設備及部件也被列入限制出口範圍。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大疆多牛想必大家都已經瞭解,今天就和大家科普一下中國的軍用大型無人機實力究竟多強。

首先,大型無人機技術全球僅中國、美國、以色列掌握,而其中只有中國和美國具備研製多類型、多領域、多功能的大型無人機的能力,據俄羅斯媒體統計,自2010年以來,中國在最近的幾年中連續推出17種大中型無人機,其中僅大型無人機就包括7種。下面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些軍用大型無人機的例子。

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美國對高空偵察機的喜愛從50年代開始,廣泛用於對蘇聯、中國等敵對國家的戰略戰術偵察。海灣戰爭結束以後,根據在戰爭中對偵察情報信息的需求,美國開始發展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因為不需要飛行員駕駛,飛機可以不考慮複雜的操縱系統和高空維生系統,可以做得很輕,體形可以做得更修長、阻力更低,能夠飛得更高。

最初,該計劃帶有很大的試驗性質,由美國先進技術發展局(DARPA)負責。他們規劃了三種不同等級的無人機設計指標,方案被稱為“蒂爾”I/II/III,其中因為試驗的大獲成功,“蒂爾”II由空軍接手後發展成為大名鼎鼎的“全球鷹”。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除了美國之外,以色列也擁有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以色列蒼鷺”主要用於實時監視、電子偵察和干擾、通信中繼和海上巡邏等任務。它可攜帶光電/紅外雷達等偵察設備進行搜索、控測和識別,進行電子戰和海上作戰。

而中國翔龍高空長航時無人機2006年就已經以模型的方式展出,“翔龍”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全機長14.33米,翼展24.86米,機高5.413米,正常起飛重量6800公斤,任務載荷600公斤,巡航高度為18000米~20000米,巡航速度大於700公里/小時;作戰半徑2000~2500公里,續航時間最大10小時,起飛滑跑距離350米,著陸滑跑距離500米。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翔龍”沒有采用目前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最流行的傳統大展弦比單翼設計,而是採用了一個新穎的菱形聯翼結構設計。有特別高的自然姿態恢復能力和良好的氣動靜安定特性,升阻比也較高。

2014年,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先後攻克高壓比渦輪增壓器設計、控制系統設計、中冷技術、高空試驗等技術方面難題,研製成功中國首型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動力系統——單級高壓比渦輪增壓內燃機。這也標誌著中國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發展到了另一個階段。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隱身無人攻擊機

2011年,X-47B無人機首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X-47B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無需人工干預、完全由電腦操縱的“無尾翼、噴氣式無人駕駛飛機”,也是第一架能夠從航空母艦上起飛並自行回落的隱形無人轟炸機。

X-47B滯空時間更長,其800海里的作戰半徑,既可以使航母戰鬥群處於更安全的位置,也可以更深入內陸執行打擊任務。另外,X-47B最大的優勢在於隱身突防,它擁有非常優異的雷達和紅外低可探測性,保證其能夠突破敵方防空圈,為後續有人駕駛作戰飛機打開通路。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而此後,英國“雷神”隱身無人攻擊機、歐洲“神經元”隱身無人攻擊機先後研製,並且試飛成功,但是都沒有正式列裝。歐洲表示,有望2030年裝備無人戰鬥機。

中國此前就已經成功首飛了利劍隱身無人攻擊機,2019年國慶節,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利劍”無人機的量產版正式亮相,這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裝備隱身無人攻擊機的國家。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

之前世界上最有名的高空高速偵察機是美國有人駕駛的SR-71“黑鳥”以及縮小版的D-21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號稱是“雙3”的存在,採用衝壓發動機的D-21無人偵察機最大飛行高度沒有3萬米,而是27000米,但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3.35馬赫。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目前,大多數防空導彈的有效射高都在3萬米以下,俄系地空導彈的射高普遍在27000米以下。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導彈將對其無可奈何。

中國的高空無人偵察機,主要是利用自身的超聲速、隱身特點,對敵防護嚴密的戰略、戰役目標實施有效突防,利用配裝的多種偵察設備獲取高分辨率目標圖像。全球也就只有中美掌握。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太陽能無人機

太陽能無人機,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以太陽光能作為能源的無人機。白天,無人機依靠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應,為動力系統、航空電子設備及任務載荷提供能量,同時將多餘的能量儲存在蓄電池中。夜晚,無人機所用能源,則由蓄電池提供。

太陽能無人機的最大優點是,它的續航時間長和巡航高度高,可在指定的地域高空持久飛行,並攜帶相關載荷,執行通訊中繼、偵查監視、移動通訊、導航或視頻廣播服務等任務。

“彩虹系列”太陽能無人機,由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設計製造,其機翼與機身表面,佈滿了太陽能電池板,它採用電機帶動螺旋槳方式推進。它的升限超過20公里,最大翼展45米,載荷能力為20公斤。目前,它的留空時間已大於24小時。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石文表示,這款太陽能無人機的問世,讓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是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製超長航時太陽能無人機的國家。僅從數據上來說,這是與美國NASA開發的系列長航時太陽能無人同級別的、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無人機之一,其性能指標和技術能力,足以位列國際前三。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艦載無人直升機

無人直升機具有其它無人飛行器無可匹敵的優點和用途,將是未來各國海軍作戰艦船廣泛配備的作戰系統之一。比如艦艇的威脅一般來自敵方空中的飛機、水面的艦艇和水下的潛艇。對於水面目標,艦載雷達因安裝高度有限,探測距離一般在40km左右,而艦載火力卻可達200km以外;對於水下目標,艦艇吊放聲納的探測範圍有限。這個時候艦載無人直升機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早在200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已經開始發表論文,對艦載無人直升機的應用和發展進行預測,

早在2014年的時候,中國就展出過艦載無人直升機——WZ-5型、WZ-5B型和WZ-6B型無人直升機。據悉,WZ-6B型無人機是一款專用的艦載無人直升機,具備運動艦面自主起降能力,能夠執行戰場偵察、目標指示、通信中繼、電子對抗等多種任務。

中國大型無人機技術突破美國封鎖,領先世界,還限制對外出口

所以,中國在無人機領域的發展可以用“多、全、強”三個字來概括,這也是為什麼中國限制出口的原因,這是中國科技強盛的標誌,可預見的是,限制出口類別和範圍將漸漸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