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喜歡這幾類學生,看看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

師生關係是人文社會重要的人際關係之一,它是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產生交往與互動,進而產生心靈溝通和感情交流。

良好的師生關係必是相互理解、相互關照、相互吸引、相互喜歡、相互成全的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的關係,像《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海倫·凱勒和和老師安妮·莎莉文那樣,彼此成為永遠的師生,終生的朋友。

既然師生關係這樣重要,那麼什麼樣的學生才能成為老師喜歡的?本文就想從教師的角度來歸納出幾類受喜歡的學生,家長朋友看看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

首先聲明:教師的職業素養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能出現偏袒和歧視情況。

老師喜歡這幾類學生,看看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

但在長期的教學實際工作和學生的多次接觸中,教師們對學生至少在感情和關係上還是有區別的,總是有些學生特別的讓老師喜歡,有的老師就不是特別喜歡,這一點就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都不能免俗,他同樣對學生有偏愛,有怨恨,而且不加掩飾。比如他對上課睡覺的學生宰予恨得“咬牙切齒”,罵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但誇他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卻說“賢哉回也”,顔回死後,孔子哀嘆:“噫!天喪予!天喪予!”可見孔子對他喜歡的學生是動了真感情的!可足見對學生有愛有恨是師之常情,古代教育家都這樣,我們普通教師也會這樣。那麼老師到底喜歡哪幾類學生呢?

一般來說,老師喜歡的學生有這樣幾類:

1. 富有愛心、知道感恩的學生

這類學生多半都是家庭教育比較成功的,學生情商較高,知道對他人生中有幫助的人以真心的感激,有情有義,就算是老師當時對他很嚴厲,他們長大以後也能理解老師是為了他們好。

富有愛心的孩子從小對待小動物、小朋友都有愛心,不專獨,不自私,玩具、好吃的願意和別人分享,這種仁愛的天性必然會得到他周遭人的喜歡,老師也會特別喜愛這樣的學生。這類學生長大到社會上也會交到朋友,會得到貴人幫助和領導賞識,事業會發展得很好。

老師喜歡這幾類學生,看看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

2. 學習刻苦勤奮、品德高尚的學生

學生的本質任務是學習,學習好的學生當然會得到老師的喜歡。但學習好同時要思想品德好,正直無私、慷慨大方,品學兼優,教師才會喜歡。

否則像有些學習好的同學那樣,從小到大一直受到誇獎,得到照顧,容易養成驕傲自滿、自私、自負的缺點,這樣的話,老師和同學都很難接近他,也不會喜歡他。

還有的同學不是腳踏實地地學習,而是專門賣弄自己的小聰明,妄圖單憑高智商,不下功夫就能搞定學習,老師批評指正還不思悔改,我在多年的教學經歷中,觀察了不少這樣的學生,最後學習都不理想,人生髮展得也不好。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就像《傷仲永》中的方仲永一樣,天資聰敏,後天不學習,到處炫耀,浪費了光陰,最後“泯然眾人矣”。所以,老師不一定會喜歡“聰明”的學生,但一定會喜歡品學兼優的學生。

3. 熱愛班級、為班級辦事的學生

有些學生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熱愛班集體,班級有工作、有活動從來都是主動完成、積極參與,為此不惜犧牲個人利益,這樣的學生,老師一定會喜歡。這樣的同學無論在哪個集體,都會得到認可,都會在集體中做出成績,取得發展。

老師喜歡這幾類學生,看看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

4. 誠實可靠,知錯能改、聽從老師的學生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犯錯誤是難免的,好的家長從小對孩子犯錯採取恰當的方法,幫助孩子樹立處理錯誤的正確思想:知錯就改,不逃避錯誤,不推卸責任。

上學以後,教師引導學生儘量不犯錯誤,一旦犯了錯誤,就要勇於面對,積極承認錯誤,接受批評,主動承擔損失;教育學生不犯侵害別人的錯誤、不犯違背道德的錯誤,不犯本該避免的錯誤。那些不聽老師勸告,多次重複犯錯誤,即“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斷”,這樣的學生老師是不會喜歡的。

明知故犯,有錯不認,將來到社會上可能犯下大錯,這一點家長要引起注意。

還有的學生,善良誠實,對待別人友好、公平,樂於助人,做事寧可自己吃虧,不佔別人的便宜,這樣的學生,同學和老師都會喜歡。

老師喜歡這幾類學生,看看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

但是,也有一些學生,對人虛情假意,對老師陽奉陰違,在老師面前說一套,在老師背後做另一套,自以為很聰明,實際比誰都傻,就像《紅樓夢》裡的王熙鳳那樣“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5. 熱愛勞動、默默奉獻的學生

班級總是有這樣一部分學生,在勞動中表現積極,長期堅持為班級和同學服務,幫助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做了大量工作,默默奉獻,從不計較,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老師從心底喜歡。這樣的學生,將來走向社會,也會在新的環境中有很好的發展。

作為教師,希望自己的學生都能很好地成長,都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都有美好的前途,即使學習差點,但做人的素質高,道德修養好,可以彌補學習的不足,畢竟,人的發展並非靠顏值,也不是靠智商,而是靠“可愛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