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思考

適逢世界讀書日,正在讀書過程中的自己從陳嘉映先生《何為良好生活》一書中頗有些體會,又逢剛剛結束的一個諮詢帶給自己諸多感慨和思考,這些感受交織在一起合力成一股衝動,讓我在接納他們的提醒和建議之後,把其中的一點感悟記錄在這裡,用以提醒自己的同時與大家分享。

後現代的敘事心理治療技術有外化,解構,見證,重塑等等,這些技術具體運用在諮詢過程中的那個點上,技術火候的把握需要諮詢師自己在用心的傾聽,細膩的覺察中發現,諮詢師自己的修為就顯得更加重要。讀一本好書,能讓作為諮詢師的自己更加純淨,解構那些內化進人格又不易察覺和分離出來的部分,既助己又助人,在諮詢工作中能實現諮詢師與來訪者共同成長的目標。

書中關於”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言說,讓我們大家關注到一個現象,在日常社會生活當中,人們自覺不自覺地用利益來衡量各種利益之外的關係存在,如友愛、互助、公益、夫妻之愛、朋友之情等等等等……使得單一的從屬於經濟學論述所使用的概念,概念之間的“利益關係”存在,卻獨立於其他的倫理關係之外。它似乎、假裝成了可以控制其他關係的“權力”存在了。當人們都似乎用了這樣的模式進入生活實際的時候,真實生活的方向、真實生活的需要就發生了偏移,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一句話“人成為了金錢的奴隸”,人的整個生活就這樣被改變、被它操控著。甚至出現圖財害命、用錢買命等現象。人失去了生活的本真。整個的日常生活中談論的話題都是它,似乎離了它就不能生活了,如人們總是擔心、害怕沒有它就什麼都做不了…….云云.

陳嘉映先生提醒的及時,在當下的日常中、我們要反思:有多少生活的瞬間中它出來影響自己的生活、它想做為準則來統領人的思想去衡量至愛親朋之間的關係。應該想到了,它的出現把人與人之間正常各種關係導向冷冰冰的、單一的利益關係。他成了所謂一隻“無形的手”伸向了它不該伸向的地方,建構了一套由他操控的假系統,一套不合邏輯的假理。擁有著不屬於它的權力。這個假理左右人在痛苦、憤憤不平中煎熬,不能更好的生活。

就在當下剝離它,解構它!!還自己、還社會一個公道、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