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美國都是年收入7萬,但在本國消費水平卻天差地別

我們先來看看年收入7萬人民幣在我國能達到一個什麼生活水平。平均下來月薪不到6000塊,這個工資水平在一線城市可以說是寸步難行,畢竟一個月的房租就得花掉大幾千。而對於二線城市,也僅能勉強維持日常開銷而已,倘若背上車貸和房貸,7萬人民幣的年薪根本不夠看。

中國和美國都是年收入7萬,但在本國消費水平卻天差地別

那麼,在美國要是年收入7萬美金,能活成什麼模樣呢?根據2018年美國商務部普查局公開的信息來看,美國的人均年收入僅為36080美元。年入7萬美金顯然已快接近平均線的2倍,消費水平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而根據美國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的數據,年收入7萬美元除了在譬如舊金山、紐約等一些特大城市稍顯遜色,在其他任何一個美國城市都算得上是中產階層了。中產階層是什麼概念?僅次於富人的一個高收入社會群體。

中國和美國都是年收入7萬,但在本國消費水平卻天差地別

而在我國,年收入至少要達到20萬才能自稱中產。刨去匯率因素,為何同樣都是7萬貨幣,在本國的消費水平卻是天壤之別?原因在於美國的物價相當便宜。

首先從房價說起,美國在房屋方面的收費項目非常多。除了買地的錢,還有街道規劃費、管理費和物業費,以及每年房屋成交價1%的房產稅。花樣繁多的收費和高額的稅收雖然看起來讓人望而卻步,但卻從根本上杜絕了炒房現象。

炒房被制止,房價自然也就上不去。而對於真正有購房需求的人,一套房屋的管理費用和稅收只是小頭,該政策也並不會限制真正的買房者。

中國和美國都是年收入7萬,但在本國消費水平卻天差地別

而在美國,房價能有多便宜呢?截止到2019年8月的數據,全美房價的平均數也就才23萬美元。年入7萬美元,意味著工作5年之內便能全款買房。但在我國,即便是二線城市,23萬人民幣充其量也只能算個首付。

除了房價便宜外,美國的車價更是相當誘人。一輛二手的奔馳也就幾千美元,一個月工資就能搞定。這在我國,簡直無法想象,這也導致了美國幾乎人手一輛汽車。並且,他們對車子的態度顯然要比我國百姓無所謂得多。

中國和美國都是年收入7萬,但在本國消費水平卻天差地別

說完了住和行,再來看看吃。美國由於農業高度機械化,其食物價格無疑是全球最低的。在美國,5美元就能買到一隻大烤雞,2到3美元就能買到一大桶鮮牛奶,其他蔬果都是按麻袋來賣的。即便是被我們詬病太貴的肯德基這種洋快餐,在美國也是便宜得令人髮指。

如此低廉的物價下,7萬美金的購買力顯然就比我國的7萬人民幣強多了。要知道,現在我們隨隨便便吃個早飯都要10幾塊,一個月5800人民幣的工資,實在是有點捉襟見肘。

中國和美國都是年收入7萬,但在本國消費水平卻天差地別

也難怪這麼多高材生都喜歡往美國跑,刨去語言和文化隔閡外,他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確實對人有吸引力。不過,雖然7萬美金在美國可以過得相當滋潤,但跟我國比起來,在美國要年入7萬要難得多。

而大部分美國人的年收入基本都在30000美金左右,中國人倘若有能力在美國掙到7萬美金,相信即便回到祖國,掙個幾十萬的年薪也不是什麼難事。至於那些不願回國的高材生,或許在他們看來,外國的月亮就是要比國內要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