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教育”變“武育”!淺談體罰帶來7大心理危害

近日,一篇記錄小學生內心獨白的文章《老師我想對您說》在網絡平臺傳播,用2000多字記錄了被老師懲罰以及受委屈後的內心獨白,讀後令人動容,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此後,該文章被證實是山西呂梁離石區城內小學一名四年級學生所寫。8月10日,從山西呂梁市離石區新聞辦獲悉,呂梁離石區教育局針對上述情況做出回應稱,作文中所涉及的老師為代教,且已於6月30日辭職。

莫讓“教育”變“武育”!淺談體罰帶來7大心理危害

眾所周知,體罰式教育一直被教育部門明令禁止,而由體罰引發學生自尊心受挫,最終導致學生傷亡的事件在全國範圍內也時有發生。如此高頻率的發生教師體罰學生的案例,每個當老師的都應該好好反思自己的行為規範,學生有學生守則來制約,老師也要有老師準則來規範。

雖然中國的很多傳統的家庭主張棍棒下出孝子,覺得孩子是可以打罵的,所以,老師們偶爾對學生髮生一些輕微的打罵,家長們反倒覺得這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也不予深究,其實,他們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現象,好像孩子經過老師的訓斥和打罵,已經好了很多,可能惹事的少了,淘氣的少了,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種最可怕的結果,就是孩子的心理變化,因為這些看不見莫不著,老師和家長都可能忽略,往往到了年齡更大一些或者承認之後,這些問題才會充分的暴露出來,而這些心裡問題有時候是致命的,很有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

莫讓“教育”變“武育”!淺談體罰帶來7大心理危害

這麼說一點也不是聳人聽聞,體罰對孩子的心理傷害究竟有多嚴重,紐斯特心理帶您一起來分析一下。

1、說慌。因為被體罰過的孩子擔心自己再一次被體罰,因此,就學會撒謊,學會推卸責任。

2、懦弱。因為被體罰,就知道老師不喜歡自己,對自信心是一種嚴重的打擊,從此可能會變得膽小和懦弱。

3、孤獨。老師在學生的眼裡是非常有尊嚴的,一旦被老師體罰和討厭,就會以為自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於是可能變得更加的孤獨,不願意與別人打交道。

莫讓“教育”變“武育”!淺談體罰帶來7大心理危害

4、叛逆。有一些孩子是越體罰越容易惹事,甚至不再把老師放在眼裡,變得非常的叛逆。和家長也很難處理好關係。

5、怪僻。被體罰的學生很容易出現一些怪癖的行為。

6、性格變得粗暴。這個可能當時並不是十分的顯現,但是在以後的生活中這種粗暴的性格就會暴露出來,因為別人對他粗暴會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了他更像通過謾罵和毆打來解決問題。

7、焦慮。孩子會變得非常的焦慮,甚至還可能變成抑鬱,這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傷害極大。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清楚的知道老師體罰學生的後果太可怕了,現在都不主張家長打孩子,雖然是親生父母,可是依然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而老師體罰學生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更嚴重,因此,希望已經為人師表的老師們能夠對得起老師的這個稱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將你奉為他們心目中最偉大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