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教你看清,職場loser與職場贏家有什麼區別?

最近,隔壁部門新提拔了一位副職領導,是一位年輕的90後男生。

許多同事對此議論紛紛,其中不乏難聽的爭議之詞:

“憑什麼是他升職啊,那麼多比他資格老的人還在呢!”

“他當領導能管住人嗎,這部門算是完了。”

“他能升職,肯定是花錢了吧。”

一篇文章教你看清,職場loser與職場贏家有什麼區別?

語氣中中頗有不屑,不難聽出,其中充滿了嫉妒的意味。

這位新任領導真的如他們所說般不堪嗎?

在我看來,事實並不是這樣。

這位同事為人踏實,工作上特別任幹,特別靠譜。跟他溝通業務非常順暢,有些事情請教他,他也會給你特別專業的建議。

去年一年,他有200多天都在加班,完成了公司最重要的管理創新項目。

一篇文章教你看清,職場loser與職場贏家有什麼區別?

他的升職,其實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可當這件事成為事實時,為什麼還有有這麼多風言風語呢?

職場中,永遠有一些人。他們幹活時比誰躲得都遠,有好處時卻比誰都積極。

而當別人升職或獲得獎勵時,他們甚至還會在背後非議他人,抱怨公司對自己不公平。

分析他們背後的心理,無外乎兩點:

他們要麼是真的沒有自知之明,看不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在哪。

付出一點,就覺得全世界都欠了他們,卻對別人的辛苦視而不見。

要麼是認可他人的努力,卻無法接受別人比自己好這個事實。於是啟動了心理防禦機制,將對自己的不滿轉為對他人的不滿,將對自己的攻擊轉為對他人的攻擊。

背後隱藏的,是內心對於無力改變現狀的痛苦。

一篇文章教你看清,職場loser與職場贏家有什麼區別?

無論是這兩類人的哪類,都註定是職場中失敗又可悲的存在。

一時的嫉妒心理和言語之快也許會短暫獲得心理的平衡,但卻無法解決本質的問題,久而久之,還會成為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職場“祥林嫂”。

反觀那些得到升職的人,他們的內心則平和得多。

他們深知實力的重要性,於是專注於提升業績,用成績說話。

他們嚴於律己,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並能用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

一篇文章教你看清,職場loser與職場贏家有什麼區別?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那個容易升職的人,避免成為“職場祥林嫂呢”?

通過觀察,我發現那些工作幹得好的人,都做到了以下三件事:

1、低頭走路

無論在任何時候,工作業績這個硬實力,都是第一位的。而所謂低頭走路,說的就是要專注於自己手頭的工作,精進業務,提升能力。

要做到低頭走路,首先就要做好時間管理,把看起來複雜、模糊的工作任務,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做好每一件小事。

一篇文章教你看清,職場loser與職場贏家有什麼區別?

2、抬頭看路

除了埋頭苦幹,我們也要知道前進的方向在哪裡。低頭走路的同時,也要時不時抬起頭來,看看前面的路通向何方。

那麼,抬頭看路要看什麼呢?我們要關注行業的前沿發展、公司的最新動態以及領域內的新知識。最重要的,我們要關注領導最關注的問題,優先把領導關注的工作做好,讓領導看到自己。

一篇文章教你看清,職場loser與職場贏家有什麼區別?

3、格局要大,放眼長遠

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侷限性,尤其在我們職位不是那麼高的情況下,每天看到的只有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難免會有狹隘的心理。

所以,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多從他人的角度審視自己。如果你是領導,你會關注什麼工作?你會關注什麼樣的員工?

我們也要學會用拉長的時間維度來看問題。也許有些工作目前看起來沒有意義,也許目前你比同事做的更加多點。但是從長遠來看,所有的付出都將會有回報。你付出的每一點,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給你驚喜。

一篇文章教你看清,職場loser與職場贏家有什麼區別?

不想成為職場中的loser,那麼就請閉上嘴,邁開腿。

從職場的loser到職場贏家,你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轉變思維。

學會動腦與動手,遠比動嘴有用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