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那叫管理,你這叫瞎指揮!(一)

突破管理桎梏,創新營銷體系,打造高效團隊,倍增企業利潤,就關注“業績倍增商學院”。

“黃老師,不行不行,我們公司員工的領悟能力不行,這執行力真是太低了!您快來給我們員工講幾堂課,改善提升一下!”一大早的接到一家公司老闆的電話,開始就一通抱怨,但是詳細瞭解下來,真實情況卻不是這位老闆說的那樣,以為是下屬不得力,其實是自己有問題。有很多老闆、管理者每天都在犯著同樣的錯誤,自己卻渾然不知。

從本期開始,我將陸續寫幾期老闆們瞎指揮的情況,並提供解決方案,適合許多才走上領導崗位,沒有太多帶隊伍經驗的小夥伴們多看看。

很多領導其實都不會下命令

人家那叫管理,你這叫瞎指揮!(一)

上面打電話給我的公司遇到的情況是這樣的。

因為負責採購的人員休假去了,公司打印標書很多,紙不夠了,行政部的經理也外出辦事,項目部負責打印的小女孩就跑來告訴這位老闆沒有打印紙了。生意可不能耽誤,老闆轉身就叫來另一名做行政的小女孩A,讓去買點打印紙。

第二天,項目部又來說打印紙為什麼還沒有買來。老闆把小A叫來罵了一通,問怎麼還沒有去買。小A委屈地說昨天就買來了。老闆叫把買來的紙送來一看,原來是A4規格的,而他們的標書有大量要用A3規格打圖紙,是A3紙不夠了。於是又吩咐小A去買。

第四天,項目部又傳來打印紙不夠的消息。老闆把小A叫來,比上次的火更大了。小A更委屈,說老闆你又沒說買多少,我就買了一包。

是老闆錯了,還是小A錯了?可能各有各的說法,站在老闆一方的會說員工沒有“領悟能力”。站在員工一方的會說老闆不把話說清楚,就會瞎指揮,出了錯、誤了事,最後都是員工當背鍋俠,老闆永遠是對的。

工作中,有些領導誇獎員工時愛用“悟性高”、“善領會”等詞,但其實這些“誇獎”的出現,恰恰說明一個問題:領導的指令不清。在我看來,這家公司出這樣的問題明顯是老闆的指令不清。

現在很多公司裡的90後、95後已經非常多,跳槽頻率也非常高,面對這些職場經驗不足,對公司情況也不太瞭解,又崇尚自由平等的職場小鮮肉們,管理者如果期待著他們每個人都有超強讀心術,能知道上級想什麼,公司要什麼,那肯定失望大於希望。一來二去,老闆們覺得下屬不好使,小鮮肉們覺得上級難伺候,離職就開始了,兩敗俱傷。

學好SMART原則準確下指令

職場不是情場,一般情況下,做或不做什麼,不該依賴於員工的悟性高低,猜來猜去猜個明白。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管理者一次把指令講清楚。目標是什麼,多久時間完成,完成到什麼程度,指令下達應清清楚楚,明白無誤。指令發佈越明確,越能有效減少執行偏差。

管理者的水平決定了帶團隊的水平,管理者的能力也必須得到提高。人家懂如何下指令的叫管理,你不懂的那叫瞎指揮!

那有沒有一種簡單的方法讓管理者在下指令時,能一次把該有的要求都講明?

答案是有的。基於此共識,SMART原則即目標管理,自問世60多年來才一直被優秀管理者們所推崇。SMART指的是:

人家那叫管理,你這叫瞎指揮!(一)

它強調:績效指標必須是具體的、可以衡量的、可以達到的、可以證明和觀察、具有明確截止期限的。這一原則的實施,有利於員工更加明確高效地工作,也為未來的績效考核制定了目標和考核標準。

回到剛才讓小A買打印紙的事情上,如果老闆的指令變成:“你去買10包A3打印紙,問一下采購的同事此前在哪家供應商拿貨,那家的質量不錯,價格也公道,送貨還快,今天下班以前必須送到。”在這個指令裡,目標、規格、價格、數量、完成時限等都有具體或相對明確的指示,相信就是一個新手也能辦好。

所有管理者務必清醒地知道,依靠員工悟性來提高執行力的做法,在組織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

(當然,更復雜的指令下達及最後達成還有其他更多的要求,今天在此就不展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