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想過出個樣兒來……”——記克山縣西建鄉同喜村農民李長和

齊齊哈爾新聞網4月14日訊(劉佳 包志強)他是一個身有殘疾的農民,一個從貧困戶變成了致富能手的農民,一個不向命運低頭闖出一片天地的農民。他就是克山縣西建鄉同喜村村民李長和。

1970年出生的李長和因為一次意外患上了格林巴利綜合徵,導致肢體終身殘疾。由於行動不便,他早早輟學回家。家境的貧寒,父母的早逝,病情的加重,讓本來困難的生活更加艱難,僅靠種植十幾畝地勉強維持生計,他默默承受著生活的艱辛。

但李長和卻沒有向疾病和貧窮低過頭。“自強自立是一輩子,窩窩囊囊也是一輩子,何必讓別人瞧不起呢。為了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我苦點累點不算啥,我就是想過出個樣兒來給大家看看。”李長和這樣說,也是這樣做,他決定要用實際行動摘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長和看到同勝村有戶人家開酒坊,生意紅紅火火,他偷偷學藝掌握了燒酒技術,但苦於資金等原因,他只能看著“眼饞”。2014年,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李長和申請了扶貧貸款,開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2015年,李長和的小酒坊開業了。酒香也怕巷子深,他沒有創業經驗,一開始酒的銷售情況並不好。鄉領導得知後幫助他改良釀酒的配方,尋找銷售途徑,聯繫了本鄉鎮和縣裡幾個超市幫助代賣。由於李長和的酒是純糧釀造,口味好,價格實惠,客戶反響很好,酒的銷路逐漸打開了。如今李長和的“純糧小燒”可謂是遠近聞名,通過親朋好友和本村外出打工者的介紹,他的酒已經賣到了北京、天津、瀋陽、山東等地。

李長和沒有滿足現狀,又苦思其他增收途徑,決心發展多種經營。他用小額貸款買了黃牛,還承包了100餘畝土地,種植大豆和玉米。玉米作為燒酒原料,酒糟用來喂牛,牛糞可以當肥料。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李長和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

現在李長和的生活和從前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信心更大了,幹勁更足了,“黨和國家對我們貧困戶太好了,我要摘了貧困戶的帽子,和大家一起奔小康。”

李長和富了沒有忘記鄉親。他開始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其他人。村裡李向陽和甄順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李長和主動找他們來自己的酒坊工作,兩人每年可以多掙5000元左右,他們兩家平均年收入達到了萬元以上。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李長和加班加點趕製高度白酒,贈送給村裡各家各戶,教大家用土辦法進行消毒。李長和說,“我們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但只要聽黨的話就能取得勝利,我們能打敗貧窮,也一定能打敗疫情。”貧窮打不垮,災難壓不倒,父親病重時欠下的鉅款被李長和還清了,種地、養牛、開酒坊,靠著自己的毅力與堅持,他找到了新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