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戰爭中的超級英雄

前幾天專心致志看完了《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

很震撼 原來平凡人也能成為超級英雄

《血戰鋼鋸嶺》戰爭中的超級英雄

安德魯·加菲爾德

第一次認識他的時候

那一年他還是超凡蜘蛛俠

帥氣英俊

維護城市的和平

這一次在《血戰鋼鋸嶺》中

他叫戴斯蒙德·道斯,是二戰上等兵軍醫

用驚人的寫實再現出了“超級英雄”的開掛史

《血戰鋼鋸嶺》戰爭中的超級英雄

戴斯蒙德·道斯小時候的道斯和哥哥打架

不小心用磚頭砸暈了哥哥

成年後又眼見身患“倖存者罪惡感”的一戰退伍軍人父親酗酒、家暴,激動中差點開槍打死父親

他在震驚之餘,深切體驗到了自己心中的埋藏的"惡",發誓此生絕不碰槍

然而偏偏他是一個滿腔熱血,願意在戰場上保家衛國的士兵

面對戰場上的槍林彈雨從未表現出畏懼

但卻從不願攜帶武器,不肯變成殺戮者

這樣的他,在軍隊備受排擠,讓愛人苦心相勸

曾經是大家眼中的異類,被視為戰場上絕對的拖油瓶

《血戰鋼鋸嶺》戰爭中的超級英雄

一場沖繩島戰役,宛若人間煉獄,日軍傷亡十萬人

美軍傷亡人數也高達七萬。拒絕攜帶槍支的道斯

最後僅憑一個人的力量,在戰場上勇敢救出了75名戰友

這樣的他,僅憑一己之力,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奇蹟生還

並且救出了75個戰友,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使得這世間又出現了新的傳奇

《血戰鋼鋸嶺》戰爭中的超級英雄

這樣一個瘦弱又被大家看不起的異類

在到處都是血肉橫飛的殘肢、燒焦的活人的戰場上

用整整一天一夜和死神賽跑

獨自一人,一遍又一遍往返於滿布地洞,堡壘和埋伏的戰場

僅憑一雙手、一個包和一條繩子

在自保尚且困難的情況下,用佈滿血痕顫抖的雙手栓起繩子把人一個一個送下懸崖

《血戰鋼鋸嶺》戰爭中的超級英雄

“我還能救一個,請再讓我救一個”

奔跑在戰場上的道斯一直將這句話掛在嘴邊

他將生命作為最高的信仰,用人性中的至善把太多的分裂與猙獰順化為愛的甘霖

最後精疲力盡

但是獲得所有戰友的尊重

成為整個戰場上最偉大的人

《血戰鋼鋸嶺》戰爭中的超級英雄

回看整部電影

不只是道斯的堅持和執著讓我們感動

更多的是對戰爭的理解

人如同草芥一樣

炮彈飛舞的地方

就有人永遠的失去生命

屍體,殘肢隨處可見

沖繩島戰役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

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美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

也許75個人在這些數字面前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但是那是75條生命也代表了75個不同的家庭

《血戰鋼鋸嶺》戰爭中的超級英雄

回看中國近幾年的抗日神劇

感覺吧打仗看成了一種稀鬆平常的事情

雖然立意在強化愛國精神

但是對此類戰爭的殘酷描寫太少太少了

《血戰鋼鋸嶺》戰爭中的超級英雄

《血戰鋼鋸嶺》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不雞湯,不粉飾,不宣揚,

題材是戰爭但從不宣揚戰爭

對歷史的尊敬也是電影這門藝術的一大底線

而不是創造一個油膩膩的歷史給觀眾喂下肚

戰爭的狂熱與仇恨終將褪去,留下的,仍舊是對於生命最初的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